第一次接触张晓风就是她的《半局》,在心情最浮躁的日子总想要在文字里找到片刻的安宁,哪怕那是别人的人生,于是我打开了《半局》。
自媒体风行的时代,爆款文章频出,大多数作者并不懂的文字的力量,只是为了浏览量就做标题党,甚至贩卖焦虑。但张晓风对于写文章这件事来说绝对是科班出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是那些所谓的鸡汤博主能够比拟的。
张晓风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教授国学及文学创作。《半局》中最主要的人物也是他在大学授课时的同事――杜公。杜公性格和大多数人不太相同,看似起来有些古怪,但是独具文采。因为都是爱好文字的人,所以晓风对杜公也多了一丝青睐。
张晓风在《半局》中将杜公描写的活灵活现,杜公生活中的洒脱,恋爱时的幽默都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晓风笔下的杜公更像《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一板一眼看似奇葩,但却让读者感受到了古怪背后的可爱。
《半局》并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杜公在有了美满的家庭后患病去世,杜公的离去让晓风伤心不已,晓风在文中写到“满场的孩子扔在游戏,属于你的游伴却不见了。”
友情的重要有时候会超过爱情,当知己中场离去,活着的人将经历无尽的落寞,正如伯牙和钟子期,既然知音已逝,这琴不弹也罢。
《半局》只是这本书的开篇,全书共收录了包括小传在内的五十篇散文。书中也有文章中谈到了《半局》的后续,杜公的侄子为了这篇文章特意找到晓风当面以示感谢,我想真正的好文章也不过如此吧。
其实《半局》中也不缺少温暖甜蜜的故事,书中也记录了晓风的一些日常,比如自己的家庭,朋友,老师,甚至是遇到的一些小确幸。
生活其实本来就喜忧参半,有惊喜有失落,只看你想要记住的是哪一面。晓风笔下的文字淡然平和,兼具知性与深情,能够在文字中看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本书题为《半局》,既然局仍在继续,自然说不出输赢。在人生这条跑道上,谁又知道如何去赢呢?腰缠万贯亦或是儿孙满堂,千古留名还是幸福淡然,没有标准答案又如何打分呢?
我今年二十多岁,至今仍然赖在学校当个学生,人生履历不够丰富,唯有在书中才能对这个世界窥探一二。我看过太多厚黑学,也看过很多种类的鸡汤,我未来将要遇见的世界究竟怎样我还不确定,但是我喜欢晓风笔下的生活,有希望也有悲伤,正如书名一样各占一半,理性而温暖。
既然谁也逃不掉悲伤,不如我们就多想想美好,相信所有的苦难都将变成明天的礼物。2019年初我曾经在微博立志不要丧下去,要积极乐观一点,希望自己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景,即便在黑暗中也能一直期待着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