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芳初十五坚持分享第104天 2019年6月2日。
朱老师说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教育的智慧在于家长和老师从来不去伤害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作为一个好学生,一个好孩子的愿望。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允许孩子犯错,接纳孩子的真实面,做错了,不用觉得辜负他人,也不必消沉,只需为下一次努力就可以了!
一,没有人不犯错,尤其是孩子。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他会在好奇心之下去尝试,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并成长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难免犯错,孩子用犯错的方式来适应这个世界,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试错是孩子融入世界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要放下期待,允许孩子犯错,否则我们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习得性无助,无论他做什么,感受到的都是我们都不满意。父母的欲望,期待没有止境的。就像朱老师说的那样,如果孩子生病住院,我们会有怎样的期待呢?满心希望的是他能够健康快乐就好!
二,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促使孩子的自我教育。允许犯错,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让孩子在不断犯错的过程里学会反思思考,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得到学习和成长。把犯错看成是成长的机会。就像李嘉诚说过的,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儿是给年轻人讲道理,讲一万句不如让他摔一跤,眼泪教会他做人,后悔,帮助他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
三,怎样让孩子在犯错中成长?朱老师给我们分享了美国里根总统,童年时的一个事例。里根总统11岁时,在院子里和伙伴踢球的时候,踢破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要求他赔付12.5美金。他像父亲求助父亲说,让他自己去解决。让他首先去向邻居道歉,赔钱。他说我没有钱。父亲借钱给他,并约定好一年后还清。要求他用自己的双手弥补自己的过失。之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他通过自己的双手挣得了钱。多年以后,在他当了总统之后,回忆起这件事情,还说通过劳动承担自己的过失,让我懂得了责任和担当。
良好的沟通是亲子教育的前提。犯错是孩子的权利,孩子以犯错的方式来适应这个世界,我们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不贴坏的标签。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要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相信在他那里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通过倾听了解他经受了什么,感受是什么,体会是什么,情绪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样的想法,什么样的动机,让他去做这样一些我们认为的错误的行为。就像孩子考试的时候抄袭。抄袭是不好的,但他的动机是好的,想考好想让家长老师满意,那我们在良好的关系下,去引导孩子,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从负向中寻找正向!朱老师还给我们讲述了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从一个含打架的孩子身上看到的是: 一,守时;二,尊敬长辈;三,伸张正义;四,知错能改。并及时的给予肯定与奖赏。
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谁都会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错误到失败到改错,最后走向成功,这是每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学着允许接纳孩子犯错。做孩子的引路人,做错了,不用觉得辜负他人,也不必消沉,只需为下一次努力就可以了!多给予孩子正向的鼓励与引导,肯定与欣赏,接纳与包容。就像多老师写给孩子的信里说的″孩子每天的你,都是最好的你"给予孩子力量,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困难坎坷磨难,有力量,有底气,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