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陈云同志伟大、光荣的一生,高度评价其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号召全党学习陈云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范、丰富领导经验、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一讲话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重要指引,对于身处基层一线的选调生而言,更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强大的激励作用。
扛稳理想“大旗”,扎根基层“不打烊”。李大钊曾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必胜信心,在变乱交织、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政治定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问题纷繁复杂,选调生作为年轻干部,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在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时,诸如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等,需以资源整合破题、产业升级筑基筑牢振兴根基。要坚信通过持续奋斗,定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
把准群众“脉搏”,服务乡亲“不掉线”。焦裕禄说过:“我们不是人民的上司,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和群众同甘共苦共患难。基层选调生与群众距离最近,更应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无论是帮助村民申请低保救助,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还是关注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把群众的“表情包”当作工作的“风向标”,以“共情心”去感知群众的冷暖,以“同理心”去体悟群众的诉求,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让为民初心在基层的沃土中绽放光芒。
巧用调研“妙方”,基层破局“不迷路”。邓小平曾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基层选调生来说,在开展工作时,要深入实际,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复制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而是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通过与群众交流、与市场对接,对不同的产业发展方案进行交换意见、比较优劣、反复论证,从而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