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算是一本历史书,我更愿意说它是一本科普书,科普一些有趣的社会学观点,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最大感觉是,认识了一个有趣的人,是的,作者是个有趣的人。
生存和繁衍,这两大欲望,是写在人类进化的基因里面的。这就是为什么,当你恋爱,你的身体会感到满足和快乐,因为这有利于繁衍。当你赚钱,你的脑子也会有成就感,因为这个行为有利于生存。那么当21世纪,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我们,生存和繁衍有矛盾的时候呢?比如,你生了小孩,你的生存质量下降,必须更努力,付出更多的时间去赚钱。又或是你专注于赚钱,而无暇生养小孩的时候,你都会感到焦虑认为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这其实都是因为,生存和繁衍这两大写在基因里面的欲望在作祟。
人类历史上面临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解决了吗?中美贸易战让大家战战兢兢,今年爆发的新冠肺炎让全球人都毫无招架之力,饥荒,就中国来说,算是解决了吧。
既然现在仍然都没有解决历史问题,好,那作者说,住在宫殿里的人,心中的重要议题永远和住在陋室里的不一样,即使在21世纪,这也不太可能改变。人类是不可能实现全阶级同步的,永远有人在底层挨饿,但是这并不是妨碍上层精英已经开始研究长生不死,生物层面操纵快乐,以及同时开发新太空宜居之地以备地球毁灭的时候逃离。听起来很魔幻吗?
只要是技术上的问题,就会有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在古时候的欧洲,想要有一片漂亮的草坪,要有地,要付出劳动去整理,也不能让牛羊去吃,它没有任何价值,贫穷的农民是承担不起的,因此城堡门前的草坪成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人们之所以不愿意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
科学至今没有办法解释情感。就连最优秀的科学家,距离破译心灵和意识的谜团,也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在石器时代,温和的接受一切,就等于等死。
我跟你信的是同一个故事:国家,货币,公司,法律。因为新的人多了,所以虚拟的概念就成了现实。
人类的童年都有自我专注的特征,不论什么宗教和文化,儿童都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科学和宗教就像是夫妻,进行了500年的婚姻咨询,仍未能真正了解彼此,丈夫还是想着灰姑娘,妻子也是一心念着白马王子,然而2人却在为谁该倒垃圾而争吵不休。
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条路,一辈子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打造全新的自己。只不过,许多人,甚至大多数人,大概都做不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