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昨天开始了五天的春日山房大童夏令营,也就是这五天跟着同学老师同吃同睡,没他妈妈什么事了。
一开始谈到夏令营,CC的态度是这样的:我不去!我坚决不去!参加小童可以,不能参加大童,我不能自己睡。要让我自己睡,我宁可在家里!
这两年,每年暑假都要跟沈老师在山里转一星期,之前都是我跟着一起去的,白天跟老师,晚上跟妈妈。我了解CC是爱这样的活动的,但对于独立参营,有些焦虑,毕竟从来没有离开过爸爸妈妈。我评估应该处在一个临界点,需要轻轻推一把。
我说:从来没有离开爸爸妈妈单独睡觉,确实会不习惯,想到会有点紧张。
我说:不去也没关系,如果妈妈排出时间来,就陪你去,如果排不出时间,我们就在家里,也有很多东西可以玩。
我说:我们看看自己参加夏令营,需要哪些能力。有哪些是已经准备好的,还有哪些还需要再练习练习。等你准备好了,就可以参加啦。
清单里列出来,才四项,C上前哗哗哗√了下面三项,说:就这个,自己睡需要练习,我这几天准备一下吧。
我:估计要准备多久?
C:下期夏令营哪天开始?
我:30号
C:嗯,那就准备到那天
就这样,定下了这件事。
然后就开始预备行李,列出清单,一件件放进,出发前再一项项确认。
看看天气预报,想想需要带着什么。衣服全都放出来,自己决定带哪些。
我示范怎么卷衣服,C跟着做一件件卷好,放进箱子里。把衣服工具分开放。
我:你要不要多带两双袜子?下雨天万一不干,也有得换。
C:妈妈,我已经不是三岁小孩子了,袜子我已经带够了。
本以为我不会唠叨,一不小心也患上了唠叨病。
出发前的行李箱是这样的,C盖上行李箱前不禁感叹了一句:好整齐呀!
不知道回来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光景。
到了营地以后,见到了沈老师和同屋的小伙伴,就和我“再见!”丝毫没有犹豫,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晚上迟迟盼不到他的电话,只好主动打过去,听到一句话:我在洗衣服,抓紧洗好好睡觉了,再见!
我在朋友圈感叹了一句:你就这么独立了!我还不适应。
想必很多妈妈和我一样贪心,期望孩子:
能推得出去
———有独立的能力,
又能拉得回来
———与父母有爱有连接。
第二天,清晨5:40我出去爬山前,绕到阳台看到CC晾出的衣服:浴巾拖到地上,内裤快要掉下,衣架勾子是从袖子口穿出去的。拍照留念下,不去动它。
一路爬山,在山间经历两轮晴雨交替,还偶然发现好看的萤石,就一路低头找石头,找木棍一点点挖出来,我和同行的牛牛妈开玩笑说:多捡些石头回去讨好儿子,哈哈哈哈。
6:40接到C打来的电话。
C:我起来了,现在要出去找石头了。
我:我也一早就来爬山了,在路上捡到了好多好看的石头呢,带回来给你。
回到住处遇到吃早饭的C,马上要拉我去欣赏他捡到的大块萤石,我把我带回的时候全分给他:
C:妈妈,这么多石头你是怎么带回来的?
我:看,我裤子的口袋,变成泥口袋啦~
我们俩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笑
这就是那份爱和连接的来源之一吧,知道他爱什么,并愿意为他所爱去做些什么。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悦,兴奋、焦虑,担心、愤怒……
在去C房间欣赏石头的时候,我瞄到了那个拖地的浴巾已经被他捞起来了。依然就这样吧,晚上他发现浴巾还没有干,而其他衣服已经干时,估计会想到,需要铺开晾,或者直接挂绳子上。
这就是那份独立的来源之一吧,适时手把手训练,又适时放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经历中收获成长。
在夏令营这件事上,我理解他的内心状态,有一些担心,犹豫。做妈妈的接纳他的担心,又理解他对夏令营有期盼,判断他处在临界值上,轻轻推一把,又给予抱持空间,不着急,真心带着 去与不去 都可以的心态,尝试支持他。
孩子能上独立夏令营,不代表他有多厉害,只代表他又跨出了一小步,有了一个新的尝试,代表他拥有这个机会,能在山里玩几天,享受自然,享受伙伴,不用只和我呆在家里。
清晨和我同屋的牛牛妈一起爬山一起捡石头,一边聊养育孩子。聊了好多好多事,忽然她总结了一句:
养孩子真是需要智慧,可这智慧从哪里来呢?
听到这个问题,内心里起来一个感受,我说:
智慧,最重要的是心安吧。心安定了,遇事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清晨的大山里,忽然体会到的这份感悟,应了那句古话:
“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定静生慧,真理早就有了。不过只是自己悟到的理,才是真的“理”。
很多人问夏令营,关注平台,杭州正面管教 获取夏令营、家长课程信息。家长才是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学习怎样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值得每一位家长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