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对于各种疾病的命名,有的是根据病因命名的,有的是根据症状命名的。
一般来讲,根据病因命名的比较好治疗,因为病因清楚呀,知道这种病是怎么得的,就好办多了。比如缺铁性贫血,听了这个名字,我估计您都知道怎么治了,补铁呗,就是铁缺乏引起的贫血,把铁补上贫血也就治愈了。
病因不清楚的,只好用症状命名,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看就知道病因没搞清楚,病都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自然也就不知道怎么让它回去了。
用症状来命名是不合理的,会误导我们对这些病的理解。症状就是症状,它不是一种病。比如发烧,它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病,所以没人把它当一种病来治疗。头痛也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病,只有找到引起头痛的原因,治疗起来才会有的放矢,效果才会好。
如果暂时找不到确切的病因,您看医生们怎么写:发烧原因待查、头痛原因待查。这样的诊断和描述都很得体、到位。既然发烧、头痛不能称为一种病,那么为什么把糖尿出来了就叫糖尿病呢?
这样的名字让人们以为血糖高就是把糖尿出来了这么简单,这个名字本身就掩盖了这种病的根本原因。再比如冠心病,全名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我们还以为它就是心脏自己得的病呢,误导!
通过前面我们所讲的冠心病(《失传的营养学》连载【第八章】第2节 肝的脂肪代谢),您就理解了,冠心病其实是肝病,是肝的脂类代谢异常引起的心脏血管病变,所以我觉得把冠心病改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肝病”更合理,即说清了发病部位,又指明了造成这种疾病的根源,也指明了治疗方向。同样的道理,II型糖尿病叫“高血糖性肝病”更形象贴切。
很多病都需要改名,我提议学术界应该进行广泛的探讨。这仅是我个人的意见,给您提供这样一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