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很不情愿去做一些任务
但是没有去想过为什么会不情愿和不喜欢
---------------------------------------------------
昨天 数据分析的作业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这件小事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
为什么我会忘记,而其他绝大部分同学不会?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好像变得不那么快乐
就连最拿手和热爱的数学
也开始不再对其抱有强烈的冲动
怎么发现的呢?
行为最能体现:
不再将数学作业作为第一事项完成
不再在数学课结束后,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在遇到难题时,不在追求完全凭借自己的实力攻克
随着年级的增长,知识也越来越复杂
这不但没能使急剧竞争个性的我越发投入
反而开始退却
----------------------------------------------------
我发现: 之所以很多任务我迟迟不愿着手开始
是因为 我认为他们很难,他们需要极大的精力
--------------------------------------------------------
直到我开始不得已开始进行时,这样的观念又影响着我解决问题的过程
很难,所以我需要高度的专注,注意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并且始终小心翼翼,丝毫不敢怠慢
殊不知,这样一个过程,在无形中给予我更大的压力
而这个压力正好反过来证明了一开始的认知
于是我很难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丝毫体验不到快乐
------------------------------------------------------------
往往,我顶着这些心理障碍,及其低效的完成了任务
可能,我对任务的理解比很多人都全面,但这不代表深刻
因为我没有去抓问题的关键
而正是这个全面,让我不堪重负
在问题结束的那一刻,我轻松了,我自由了
一切都抛掷脑后,很快,这个努力的过程在头脑中的痕迹就消失殆尽
当未来的某一个时刻,遇到类似的问题时
我开始崩溃
虽然知识没留下痕迹,但是那个压力认知却一直都在
于是我开始迟迟不肯再次开始
如此往复
-----------------------------------------------------
剖析到这里,一开始的问题已经很清晰
往往,当我们对问题分析得透彻
解决办法,其实已经自然而然的生成
-----------------------------------------------------
我不禁联想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应该不断超越的也是自己
基础之所以成为基础,是因为他的道理最普适,最真实
----------------------------------------------------------
抱着轻松的心态,做着艰巨的任务
以一种蔑视的眼光,一开始就在心理上将困难摁在地上摩擦
不再谨小慎微的试探,而是大胆的去发现问题的关键
心结便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