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
一早开门,进办公室;打卡,放包;倒垃圾换垃圾袋,去三楼充四瓶开水;拿语文书;进教室看早读。一旦形成习惯,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自然而然地运作。
今天早上主要检查孩子们21课的背诵情况,很多孩子不会背,督促他们早读时争取背熟。
凝神静气
上课前,跟着吟诵平台学习三年级下学期的第三首古诗《三衢道中》。播放之前,我对孩子们说,“争取在三遍之后,背下来。”我也跟着吟诵,到第三遍时,我闭上眼睛,一边吟诵一边在脑子里浮现相应汉字。 吟诵一结束,我就说:“孩子们,何老师第一个来背!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接下来,我和孩子描述我背书的方法。第一遍一边吟诵一边看清字形,第二遍一边吟诵一边理解诗意,第三遍一边吟诵一边在脑中默写。之所以闭上眼睛,是为了帮助自己凝神静气,减少视觉干扰。
同时告诉孩子们,像这样三遍背下来的古诗,暂时只存放在大脑的短时记忆库里,如果没有及时的复习及运用,很快就被大脑清理遗忘掉。所以,在下课之前我们可以一起再背一遍,中午放学路队及晚上放学路队时,再背一遍。这样,我们想记住的东西,才能从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
教学《父亲、树林和鸟》时,课文中出现“凝神静气”一词。我们通过表演凝神静气;近义词替换法;以及联系生活,何老师课前背诵《三衢道中》的状态叫凝神静气;理解词语的意思。
摘抄
从学习第七单元开始,基于单元导语及交流平台,布置孩子们准备摘抄本。想培养孩子们摘抄的习惯,怕孩子们有畏难情绪,所以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摘抄的分类及方法,要有计划地教给给孩子们。
头疼
李尚融下午发烧请假了。今天周四,从早到晚几乎都泡在班级。中午批改第六单元试卷时,就感觉头好疼。我以为是改试卷改的。结果到下午,身上骨头疼,头也一直很烫。唉!发烧了。
激励
因为发烧,最后一节课发第六单元试卷时,实在没有力气发火了。事实上,孩子们感动了我。我先发80分以下的试卷,孩子们都很丧地上来领试卷。等我发90分以上的试卷时,刚刚很丧的孩子们都为90分以上的孩子们热烈鼓掌。我说:“何老师知道你们考得不好,一定很难过的!但即使如此,你们还真诚地给别人鼓掌,能看得出来,你们一定也渴望考好!今晚回家把试卷中,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实在不会的,明天老师订正时,认真听!只要你不放弃努力,总有一天别人也会为你鼓掌!”
但愿激励的效果比打击的效果稍微好一点。
妈妈,我给你一个惊喜,它是一个秘密!
放学时,妈妈带着呵呵来学校接我回家。路上,呵呵对我说,“妈妈,我给你一个惊喜,它是一个秘密!”我问是什么,她口风很紧,就是不说。开门时,她冲进去,将什么东西藏在身后,然后,躲进房间。“哈哈,不给你看!”过一会,她从门缝里塞出这个小狗头,“汪汪汪!送给你!”
果然是惊喜!
上瘾
最近听书上瘾。之所以上瘾,除了内容本身的吸引力之外,主要来自及时反馈,就像打游戏升级一样。今天终于把勋章墙“挂满”,都种打倒大boss的通关感。
想让孩子们对学习这件事上瘾,是不是可以借鉴打游戏的套路,及时反馈,正面鼓励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