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韵

        前两天,偶遇师姐朋友圈里的菊花组照,被其吸睛夺目的妖艳与多姿所倾倒。欣然应允为她即将动手的美篇写段文字。

师姐,是位热爱生活拥抱自然的教育工作者。她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既成就了她又感染了周边的人与事。

把女人比作花,是人世间的伟大创举。师姐每每有当季的摄影作品"上市"时,抑或提醒春兰姑娘待字闺中、初夏的嫩竹唤醒人们对生命的呵护、仲秋的菊黄菊红菊白妆扮了丰收的庭院、冬日里的梅花挺立傲雪。。。     

今天,咱就应节应景说一说~~菊。菊与梅、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不仅是文人心中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隐忍,怒放,伤感和凌寒。 比如,东篱下悠然采菊的陶渊明,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又如~~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气慨,借菊花抒发了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怒气。

再如~~李清照的千古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处的黄花,指的便是菊花。一个“瘦”字,把女词人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思念与伤感撩拨得活灵活现。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像桃花那样凋落花瓣。白居易的诗句"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就是对菊花凌寒不屈的品质赞誉。 

现如今,基因技术的应用,出现了千姿百媚的菊。红的似霞,白的像云,黄的如金,紫的透着神秘。

昨日的秋菊,不曾沐浴今日华夏长风。今日的秋菊,却承载着昨日的中华文明。

鹤舞松泉原创语录2018第158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秋去冬来,霜降是一声季节的号角,散布在辽阔天地间的菊蕾,闻声而起,陡然举起千面万面的金黄旗帜,一扫百花开尽后的萧索...
    乔一尘阅读 4,021评论 0 2
  • 秋风起,金菊香。这是个注定与美好邂逅的日子。 在这篇文章里,我试图把两个女人初次相逢的故事与游记放在一起写。我知道...
    思杰98阅读 4,640评论 2 8
  • 文/陈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也是如今人们深秋时节观赏的对象。在一个秋雨纷...
    沂蒙文学阅读 3,584评论 7 2
  • 《菊韵》 彩月竹影菊花枝, 秋花东篱菊韵奇。 婆娑丽影身傲骨, 静水若寂艳秋季。 南山秋色黄花溪, 牛童丽粉幽颂笛...
    纯水陆零阅读 1,553评论 6 8
  • 近期看了一部动漫,名字为《噬神者》。动漫的背景比较压抑,人类面临资源问题以及未知生物的威胁,这种生物被叫作“荒神”...
    yeahyeah怪阅读 2,7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