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作者)
本书题中“钢琴奏鸣曲”不需要更进一步的解释;它包含了通过音乐术语字面上就可以被表达出来的最中心的两个思考角度;即乐器“钢琴”以及这种曲式结构“奏鸣曲”。在19世纪不论“钢琴”还是“奏鸣曲”都经历了在它们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无与伦比的高潮。因此,这本书的书名中“在贝多芬之后”意味着不只是对于这个主题上的一个时间的结点;更重要的是指出了贝多芬在这个体裁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卓越的地位,因为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结构不只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通用的,并且几乎涵盖了所有规范建立的模型。根据威廉.S.纽曼关于奏鸣曲研究的书中《由贝多芬开始的奏鸣曲》中,包括室内乐编制的奏鸣曲,贝多芬是19世纪发展线上的焦点。但是在本书中的研究范围仅局限于钢琴作品,通过一个必不可少的有限的作品选择,目的是在题材历史方面获得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时间上的限制是舒伯特和一些贝多芬同时代的人,以及俄罗斯籍的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和斯卡里亚宾。在1900年主调音乐的解体引发了奏鸣曲发展逐渐走向没落的危机。本书的最后一章节是20世纪的钢琴奏鸣曲发展道路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