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笨笨(虽然没有几个人关注,但还要打招呼)。近期由于搬家,拍婚纱照,导致本来制定的时间内完成《异类》和《皮囊》的阅读计划,延期了。
书归正传,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深信一句话,“天才在于勤奋”,读完《异类》之后,我更加相信这句话了,哈哈哈,不矛盾。
书的作者格拉德维尔在开篇以一个名叫罗塞托的小镇人长寿为开端,讲述了一些调研员经过各种分析调查饮食、运动情况、基因、地理位置等可能影响长寿的因素,然而这些都不是原因,小镇的居民长寿的原因是小镇的社会环境本身。人们之间非常友好,整个小镇特别团结互助,崇尚平等,富人不炫富而愿意帮助失败者,人们没有生活压力。这样由心理上的健康引领着身体的健康,最终得出了长寿的秘诀,而作者相信成功也有类似的秘诀。
成为异类的第一要素---环境因素
这一环节作者用了加拿大冰球队举例子,人们通常只认识到,哪个球星球技好,弹跳高等一些个人天赋(对,我们习惯把别人的成功归咎于天赋,当然还有别的原因),这个是我们一般人的想法,而且现实中,我们读的名人传记,包括看见的听见的一些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家庭普通甚至贫穷,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为成功人士,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也正因为这种对成功人士的刻画,才让我们认为成功只是一部分人的事,和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没什么关系,因为自己即不具备成功人士的天赋,也没有成功人士的努力,所以我们就只能是吃瓜群众了。其实不然,作者的第一个小故事就告诉我们,成功有一个重要因素--环境因素。
加拿大的冰球选拔,从小学就开始了,小学就开始按年龄分组,再从每个年龄组中选出优秀的,进行准们培养,就这样一层层选拔,直到选出最优秀的冰球队员。包括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也是这种形式的,小升初,高考,考研,读博。都是层层考试,最终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这些看似都是依靠个人努力,天赋取得成就。其实就冰球明星来说,这并全是努力和天赋的结果,因为选拔的界限是每年的1月到12月是一组,所以1月出生的小朋友就会比其他同龄人多出12个月的差距,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生日大小的问题,但是由于都是出于生长期的孩子,差10个月,对他们来说在生理成熟度上绝对是巨大的差异,根据这个结论,作者调查了冰球明星的出生年月,发现大部分出名的冰球球星都是1-3月出生的,占了75%。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人觉得这个考核制度不公平,应该在最后一轮的选拔中,随机抽取,或者从最开始就随机抽取,而不是依照年龄分组。这个,我也只是听说,哈哈哈。。。
成为异类的第二要素--机遇
作者将甲壳虫乐队、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的成功归功于机遇,甲壳虫在他们不出名之前,每天到脱衣舞厅去表演,作为脱衣舞中场休息的演出,他们只有几分钟的演出时间,所以每次他们都是表演的最拿手的部分,这样才能留住观众,才能赚到钱,渐渐的人们愿意听了,他们就得更加努力来更新自己的表演,因为这样观众才不会厌烦,这样的演出他们大概坚持了10000小时。同样比尔盖茨由于家境条件优越,初中就读于当时最好的私人初中,才有机会接触当时世界上仅有几台的电脑,在他就读的初中,就有一台,正是这样,比尔盖茨接触电脑并喜欢上它,最终才有微软的强大帝国,他在学校的机房呆的时间大概是10000小时。乔帮主(个人比较崇拜和欣赏)从小生活在硅谷的核心地带-旧金山以南的山景城,邻居好多是惠普的员工,这让帮主在很小的时候就耳濡目染,接触很多电子相关东西,这个就不要说10000小时了,乔布斯一生都致力于他喜欢的电子设备上。
写到这儿,可能有的读者会有疑惑,开头说的第二要素不是机遇吗,可你啰嗦了一堆,说的都是努力,也没有说机遇啊。可是笨笨想说的是,只有当自己足够努力,认真去为自己的目标去脚踏实地的付出行动时,才能看清什么是机遇,否则真就是“机会如雨点般打过来,可我都一一躲闪躲去了”。最近在关注餐饮、理财、摄影方面的事儿,所以我的注意力更多是用在这些上面,所以如果这些方面一有风吹草动,一有机遇,我不可能看不见,不可能抓不住。
突然想起一个小故事,一个人穷困潦倒,天天祈祷上帝,“善良的上帝啊,我快穷死了,赐给我点金钱吧”,他每天都这样向上帝祈祷,最终饿死了。见到上帝,穷人生气的问上帝“都说你是万能的上帝,可你为什么不帮帮我,你要是给我点钱财,我也不至于饿死啊”,上帝说”我想给你💰,可是你得做点什么啊,哪怕去买个彩票,你这天天就冲着我喊,什么也不做,我怎么帮你“。故事很假,可我希望读者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自己万事具备了,才能说我只差机遇这缕东风了。
成为异类的第三要素--家庭环境
这一部分作者用了一个富人家和穷人家的孩子小时候做了一个比较,富人家的孩子父母,自己本身特别忙,并不是让孩子自由生长。相反,他们给自己的孩子报了好多兴趣班,数学班,舞蹈班,钢琴班,甚至有的还有健身,如果这些都学完了,回到家,也不是让孩子去看电视,去玩手机。而是陪她一起读书。
我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在散养的环境下长大了,到现在我都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与同龄的小伙伴(我是农村的娃,同龄是相对于农村的城市)的差距,不仅是技能方面(请允许我把一些些基本常识叫做技能,比如接触电脑的时间、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习某些软件的时间、意识到自己虽然小依旧要很努力去缩小和别人的差距的时间上),还包括认知方面。就拿麦当劳来说吧,我小时候,只从电视上见过麦当劳的广告,从来没有吃过,直到大学才第一次吃过麦当劳,还记得当时不敢走在最前面去点餐,因为不知道该怎么点,相信城市的小伙伴,认为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儿了,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是我8年前才知道的“知识”(目前27岁)。再比如,我这样的娃儿,遇见生人不敢说话,碰见陌生人,愿意做个安静的美男子或者躲得远远的,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和陌生人交流也不敢和他们说话。
说了这么多,不是想表达孩子一定要出生在富人家庭才会有出息(我们那边都这么说),才会成功。只是想表达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会影响到他后来的人生发展轨迹(个人认为),还是拿刚刚的例子来说,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麦当劳是这么回事儿,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还有电脑这个东西,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不管什么时候阅读很重要,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接触数学、舞蹈、武术、乐器、书法。。。。我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是现在的这个人生轨迹,不是说一定会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至少会多出一些选择,不会像大学毕业的自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因为没有任何特长,优势。
但是也很庆幸自己认识到这些的时间并不晚,因为我还很年轻,哈哈。小时候的产生的差距,必须由现在的自己加倍去找回来,所以现在的自己没什么理由不努力,没什么理由不比别人更努力,而且必须在自己成为父亲之前,做好一切准备活动,让未来的儿子or女儿,不仅能在生活上富裕,而且在兴趣培养上绝对要广泛培养,我个人完全赞同手中所提到的协同培养,其实大概意思就是,要让孩子有一个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与陌生人沟通的技巧。这个我感觉是现在很多家长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地方,特别是许多老人带孩子,他们真是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了,所有事儿,所有问题,都是他们代替孩子完成。其实有时候过多的溺爱,过多的干涉孩子,会阻止他们自己的生长,我们不能给他们直接下达命令,让他们去执行,而要让他们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比我们指责他,强于百倍(个人觉得)。
这么说来,教育孩子还真是一个大事儿呢。
这一章节,作者还举了一个实验的例子,来证明智商超级高的人,如果不能具备正常的社交技能,生活技能,他是很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如果把智商看做是天赋的话,那沟通等这些最基本的技能一定是后天养成的,再仔细追一下,就不难发现最终还是归结到环境,家庭环境,因为孩子在上学以前,他的性格主要取决于家庭对他的影响。
好了,这一段写的有些多,也不知道跑题了没。
成为异类的第四要素--文化传承
对于这一章节,说实话,我看的不是很仔细,因为对于我个人而言,这种文化传承的方面,我不能通过自身努力去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但是,我还是读了这一部分,因为虽然不能改变,但知道文化对成功的影响,至少可以了解,可以避免,可以学习。
这一章节作者举了一些航空失事的例子,现在事故率极低的大韩航空,在以前曾是事故率最高的航空,一些专家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最终将事故的原因锁定为韩国文化的影响,因为从失事飞机的黑匣子中听到飞机失事前机组人员的对话,经过分析,最终得出,他们说话的方式,过于谦虚,礼貌,而且描述问题不够直接,还有下属对于上级的惧怕。记得有一个例子说的是,天气恶劣,导致降落延迟,不得不稍后降落,但是由于副驾驶员的沟通过于委婉,导致基站调度员没有了解到飞机的燃油已经等不到第二次降落了,也是因为机组人员之间没有正确直接的沟通,一直有一种飞机上机长权力最大,最有话语权,而恰巧此时的机长是一天只休息了4个小时,严重疲劳状态下,导致他犯下燃油不足的低级错误,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看似不起眼的小失误,最终导致一个又一个的空难。最终,在心理学家的分析下,将英语作为机组人员的通讯语言,因为英语没有过多谦词,能准确直接表达,并且在飞机上所有机组人员都是平等的观念,不是机长执政的君主制。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才会有大韩航空今天的被评为最安全的航空之一。(以上为个人理解,不对的地方,请指教。因为涉及到层面较深,不敢说太多,如有不妥,请指出,马上删除。)
书的最后两章讲的是中国的稻田文化对中国数学的影响和牙买加人的不同寻常,没有仔细读,大致意思是说文化对成功的影响。
总结下。
成功 = 环境 + 机遇 + 家庭 + 努力(10000小时法则) + 文化(本文中将家庭和努力放到一起)
环境我们改变不了,我们只能适应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中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这个环境下有什么是机遇,找到机遇加上自己的努力就会找到成功。不是说家庭对个人成功不重要,恰恰相反,这个特别重要,但是自己现在已经长大,已经认识到这些影响,所以只能说在缩小差距,想返老还童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还是特别建议,要成为人父人母的读者,读下这本书,哪怕只是读其中的家庭部分,我相信也会对自己的教育孩子方式有一定影响,有些我们一直以为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并不全是对的。不多说,详情见书中。哈哈。
每次都感觉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可每次都感觉没有写好,没有写出自己真正想表达的内容,导致每次写完都不尽兴,都感觉结构很乱,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看来自己还得加把劲儿,多读多写,毕竟肚子里的墨水多了,就能出口成章了。还得继续努力,说不定你要的成功其实一直在等你,就差你的10000小时呢。
不知道为什么,最后想以乔布斯1997年非同凡响广告词结束
Because 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at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
晚安,大家。
以上想法,都是自己理解,不喜轻喷,也可以留言讨论。
最近用微信读书APP在看《皮囊》和 理财相关书籍,陆续会更上来。
写于2017年5月4号 晚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