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理解他人一直是我们一个永恒的难题。
作为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能力,换位思考向来为众人所强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方便,自己的开心,人类社会将不复存在。反过来说,正因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换位思考才如此重要,不管是对我们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
互联网将无数陌生人的生活呈现在我们眼前,在新浪微博成为实质的全国性资讯平台后,每天都有无数社会新闻涌入到人们眼前。你可以看到,每条微博底下的评论都不会是完全统一的声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区别的利益,每一个人都只想为自己所属的群体发声。
原则上来说,这并没有错。
但是,争执是用来解决的,而不是各执一词用自己的利益去压制另一方的利益。争执解决的基础就在于理解对方的立场,我们只有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才能找到双方利益的交汇点,推导出最佳的问题解决方式。
—— 02 ——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在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上。我们的朋友可能会在生活和学业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找你倾诉,如果你不能准确识别对方情绪产生的原因,做出合适的反应,你的朋友将不能从你这里获得任何情绪上的价值。那么当你遇到困难遇到悲伤想要寻求安慰的时候,谁又会在那里等你呢?
人际关系是一种既温暖又残酷的东西。你平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维护,也许是一起吃饭,也许是一起逛街,也许只是分析某个人的八卦,这些小事都会为你和某个人的关系添砖加瓦。在关键时刻,它可能就会给予你莫大的支持,为你的孤独披上外衣,给你的悲伤一个暖暖的拥抱。
而它的残酷在于你从来不可能在一段关系中只获取不付出。一旦你停止付出,这段关系就会走向终结。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会拥有真正的朋友。
换位思考这个简单而直白的词,正是因为太容易理解,让我们错以为做到也是如此简单。它只强调了一种思维方式,而没有道出其中的情感共享的要求。
我们不仅要对他人的处境进行辨别和分析,知道ta行为背后的原因,还要体会ta当前的情绪情感,进行适当的反馈。这种能力,叫做共情。
—— 03 ——
正如上文所说,共情能力对于我们在人类社会中生活具有广泛的影响,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情感连接。共情促进我们的亲社会行为,让我们能更好地沟通、合作、相互帮助,同时抑制冲突或攻击等反社会行为及思维模式。
同时,我们也知道,每个人的共情能力不尽相同。有些人会为了他人的喜悦而笑,为了他人的悲伤而哭,为了他人的成功而欣慰,为了他人的挫折而悲痛。也有些人对于明明举手之劳就能帮助的他人困境无动于衷,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愉悦就肆意伤害他人。
共情能力有着多种影响因素以及复杂的影响方式,这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共情能力的高低。
根据实现共情的难易程度,我们将人的共情能力从易到难分为三个level:
『Level 1 : “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所以我能感同身受”』
这一点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正因为我失恋过,我才知道ta失恋有多么难过;正因为我生过孩子,我才能体会这种痛不欲生的感觉;正因为我失去了亲人,我才能感受到ta现在的无助……我们曾经处在相同的情境,深刻体会过这种情感,所以我们很容易就回忆起当时的感受和情绪,将自己的过去与他人的如今相重合。
我相信没有一个失去过刻骨铭心的爱情的人会和别人说你失恋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一个经历过生育剧痛的人会对别人讲不过是生个孩子你怎么这么娇气,也没有一个失去过至亲的人会对别人说你不要消沉了这有什么用。我们过去快乐或痛苦的回忆越深刻,就越能对他人产生共情。
因为对如今的他人冷漠,就是伤害过去的自己。
然而正是因为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所以这只是共情的初始阶段。有些遭遇并不是人人都会有,但是并不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需要理解需要共情,而没有经历过的人就可以说“反正我们没有经历过,不能理解很正常。”
正如人没有经历过死亡同样会对死亡保持敬畏,因为我们见过他人的离世,想象过生命的消逝。
『Level 2 : “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当然能理解你啊”』
我们见到别人被骗可能并没有什么反应,心里说不定还会吐槽一下八成是贪心不足蚀把米,要么就是脑子不机灵。然而这个人如果是你的朋友,这些话你不仅说不出口,还会想到ta因为这次事情会有多么的自责,蒙受了多大的损失,ta的痛苦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万句安慰都不够你用。
关系熟悉性是影响共情的重要因素,人们更容易对熟悉的人产生共情,并伴有进一步的助人行为。人际亲疏关系不但会影响人的共情反应,还能预测人的共情能力发展。如果一个人有着温暖的伙伴关系,那么ta会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共情;反之如果ta孤僻、冷漠,被同伴排斥,那么ta的共情能力可能会相对较低。
这也从侧面验证了共情与人际交往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人的良性接触增强了人际互动,感情基础促进了共情能力的发展,并促进了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而疏离的人际关系让一个人难以接收到他人的反馈,形成我行我素的行为方式和较低的共情能力,从而将周围的人越推越远。
『Level 3 : “虽然我们不曾相识,但是我能懂你的感受”』
我们没有办法穷尽所有遭遇,也没有办法和所有人成为朋友。真正考验共情能力的,是我们对素未谋面毫无共同点的人是否能产生共情。这需要较好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感受能力。认知能力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对方的情感和想法,而情感感受能力可以对他人的情感体验产生共感,并进行恰当的反应。
我们越理解他人所处的情境越能体会ta的感情,就越容易产生共情。共情能力强的人只需要对他人描述的经历和体验的情感进行想象,就能够模拟自己处于相同境遇时也会产生类似情绪反应的情境。
—— 04 ——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争议古已有之,至今未有定论。相信很多人都见过随意破坏别人物品打扰别人的熊孩子,甚至自己曾经就是对昆虫或者其他小动物残忍对待的小孩。但是并不是说这样的人长大之后一定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理解他人的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亲社会化的教育,提高社交技能,其基础就是去自我中心化和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指的是儿童区分自己与他人观点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推断他人如何理解当下的情境并进行后续反应。具有观点采择能力的儿童能够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的愿望、情感、思维等。
在心理发展的初期,儿童很难将自我与他人区分开,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去判断和理解外部世界,而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意图。然而经过社会教化,儿童会习得换位思考的能力,并进而成为一个能够共情的人。
在这段过程中有几个重要因素会影响共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a. 行为榜样
如果父母或其他亲属对于孩子遇到的情绪低落、痛苦敏感,或者在生活中经常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孩子会觉得这种行为是正确的,值得学习的,并会模仿这样的行为,对他人的处境和情绪产生共情。
b. 亲社会人格
人格结构中拥有亲社会属性的人可能更容易表现出对他人的共情。例如敏感、依赖、低利己主义、公平等。此外,性格开朗,乐观,喜欢社交的人往往也拥有更高的共情能力。
c. 教养方式
婴幼儿时期与父母建立的亲子情感联结——依恋关系,对于个体共情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影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儿童共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养过程中,父母经常表达感谢、赞许等积极情绪要比发怒,斥责等消极情绪更利于孩子共情能力的形成。
平等、相互理解的良好亲子关系可以促进共情能力的发展,而惩罚、羞辱等行为会阻碍孩子共情能力的发展。
—— 05 ——
或许在朋友悲伤难过崩溃大哭的时候你只是拍了拍ta的肩膀不知如何安慰,或许在恋人向你吐槽遭遇的时候你也曾经敷衍过ta,又或许你知道自己应该有所表现,却不能让对方体会到你的感同身受。共情是一种逐渐培养的能力,尽管在儿童时代就习得共情会在人际交往中顺畅很多,但是只要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什么时候开始改变都不晚。
共情的习得主要针对于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准确理解,包括类型和程度,其次是进行恰当的反应。研究表明,共情能力可以通过短期教育训练获得。其实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认知能力的限制,培养共情能力远比儿童简单。
只要你真的用心。
— END —
如果你对内心探索感兴趣
如果你也渴望自我蜕变
欢迎下载情说APP,与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