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句话多么耳熟能详啊。然而,生而为人,哪有所谓纯粹的自由呢?
记得看过一个小视频,记录了一个年龄花甲之年的老人,在老伴死后,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去把自己的头发染成了绿色。当她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的时候,她竟然激动的像一个孩子,而且还说以后每个月都要换个发色。
看过这个视频后,被这个老人的那种实现自己小心愿的激动心情所感染。然而,之后便是一点点悲伤。是的,仅仅是把头发染个颜色而已,为什么却要在已经这个年龄,在老伴去世后,在没有长辈后来做呢?原因很简单明了,因为他们是不支持的。在世俗和亲人的各种“你应该”“你不该”的准则下,其实做自己并不简单,即便是仅仅染个头发,而且是自己的头发。
想起曾经在上海世博会的时候,见过日本一个老年团。他们年龄均在六十以上,然而精神状态和青年没什么两样,抱着对世界的好奇,积极的去各个展馆去参观。尽管天气炎热,尽管人群攒动,尽管年轻人也会筋疲力尽。而他们却如朝气的太阳。而且还有一头染了紫色头发的老奶奶,看着神采奕奕。我当时在暗暗下定决心,等我老了也要像她一样,活出最潇洒的自己。
然而,我却忽视了我性格里软弱的部分。当你身处这个社会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所谓的完全自由,没有所谓的自我成长。我天真的以为,当我上学离开家以后,能够自主了,独立了,那时候的我一定是自由的。就可以像歌词里唱的那样“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可惜,一切都是幻觉,一切都是虚妄。毕业而以后,养了几年的猫被送走,养了几年的狗被送走,是的,我连养一只宠物的自由也没有。成家后,刚刚生下儿子,想去抱抱小小的他以释放我内心满满的母爱时,却被生硬的抱走,是的,那时,我连抱自己孩子的自由都没有。而这些没有的自由背后则是那句被听到无数次的“为你好”。
什么是“为你好”?真正的“为你好”难道不是应该建立在充分尊重对方的意愿基础上的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非我,怎知道如何才对我是好的?有些人总是喜欢用经验之谈,然而,经验就一定正确吗?以经验之谈的人就已经把对方以一种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了,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全然不听对方的想法。
当儿子还在肚子里的时候,以经验之谈的人就已经开始每天教诲我,要给孩子定规矩,这样是不许的,那样是不能的。最近看见一个好朋友生完宝宝后写下的话:你是我辛苦10个月、阵痛8小时、拼了命换来的,所以在我心里她很金贵。我说怎样教育就怎样教育。她不是为了延续谁的生命,也不是为了完成谁的梦想才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只希望她一生幸福安康。看后,我内心很有触动。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从怀孕的时候,我就开始看各种育儿书籍,希望能有一个更科学的育儿和喂养。虽然我是第一次当妈妈,可能会犯错,但我也在努力的去做这些啊。然而,这些努力都被所有的“经验之谈”打击着。而我性格懦弱的却不知如何自处。是的,怀胎10个月,几个小时的阵痛,十几个小时的宫缩,我经历了这么多,却给自己孩子教养的自由也没有。有时候,我会对儿子感到抱歉,怪自己不够勇敢去反驳。但是,儿子希望你知道,妈妈真的很努力过,而且妈妈也是从内心希望能给你最大的支持,莫过于对于你自我成长的尊重,并给你足够的自由。
因为我不够勇敢,因为我顾忌太多,因为考虑到那么多“为我好”的说辞,因为太多世俗的桎梏,自由似乎总是遥不可及。有时未免伤感,未免自怜。是否,我也如同那个老人一样,等所有桎梏不在时,才可以“把头发染成最时髦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