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9

我们是同行

说起来,我还是蛮喜欢和同行打交道的。

这可能和我没有多大野心有关吧。我只想认识多一些这样的人,以后工作中遇到啥一知半解模棱两可拿不定注意的问题,随便问哪一个都可以快速得到解决。

本来出发点是好的,可是现实和预想是不合拍的。

有点职称、级别、资历、经验、熟练程度、涉猎范围、应对能力,明明在我之上的人,可我谦卑地满怀信心去请教或讨教时,能清楚认真全面给我指点的几乎没有。绕来绕去,我得到的还是我那点认知。

没办法,我选择了自己摸索着前进。

还是原来上学的时候好。遇到难题了,不会的,不懂的,问老师总能给讲解的头头是道,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生怕这点掌握了,那点又出现的疑问,很是周到。问同学,总能欣欣然获得想要的结果,还有可能额外收获同学对学习方法的提醒和建议。

走上了工作岗位,有时会觉得是在孤军奋战。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有能力的就上,没能力的就淘汰或被替代吧。

大家都在适应锻造自己的角色,甚至都在为站稳脚跟,有所发展,有所作为而忙碌,哪有时间顾及他人。

于是,我学会了自己打造自己。

前些年,因业务关系,和总公司会计打得火热,后来知道她是公司唯一的一个注册会计师,我一下子肃然起敬。那时一个注会真得很不简单,谁听了都会对其本人刮目相看,自带荣誉的耀人的光环。

我以为我会和她学好多东西,关于深度高度宽度层面的。可很遗憾,打了几年交道,一涉及专业知识处理方面,她总是一副至高无上的口气:这你不用管了,我来处理。

有点大煞风景。于是,只好观察她做事的一些原则,处理某些财务问题的方式方法,倒也触到了不少。

人有时就是这样,对越不想透露,越不愿传授的一些点,一些面,我们的心气反而越高越要强,越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挖掘到领悟到直到变成自己的。

同行应该都这样,要想互相汲取优点,有时只需要捕捉对方的某些话,某些业绩,洞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思路,自然就不通则通了。

想学到他人的长处,他人的某些超越的技能,用心就行了。

一颗善于探索的心,一颗求知的心,一颗好学的心,一颗总结的心,一颗发现的心,就算遇到不擅表达的能力在我们之上的人的优势,我们不用直面相交,也会慢慢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点。

很多时候,我们或许不需要他们给我们指出具体的细节步骤,只需一句笼统的看似答非所问的话就足够了。

很多时候,顺着这些话,探索扩展下去,该掌握的自然水到渠成,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原来,我遇到这样不肯教我的人还耿耿于怀,不爱搭理。后来,我发现我不直接请教,而用心去感悟后,发现他们也不是那么讨人厌了。

为什么要去记恨呢?我们知识点和技能的空白及缺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人家是没理由没义务帮我们达到一定的高水平。帮是仁义,不帮也挺正常。

好多无知,我们学着学着就突然顿悟了。

好多技能,我们悟着悟着就一下子提高了。

好多疑惑,我们慢慢渗透果然不用请教谁就掌握了。

好多怨恨,看开了,想通了,也消失了,

好多心结,理着理着就自然打开了。

我喜欢我的同行朋友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上好人生课堂,做合格家长 1.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良好的家庭氛围,言传身教并重的教育方 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
    天马行空_806f阅读 1,961评论 0 8
  • 网络中级第31期张彦琴: 分享第255次,约练总29次 每天都多去欣赏儿子做到的,多鼓励他做到的,接纳他不足的地方...
    张纭绮阅读 92评论 0 0
  • 投射我儿读书明理,修身做人,每天阳光快乐,情绪平和稳定,越来越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投射我儿对家人、他人、社会...
    花开生两面阅读 78评论 0 0
  • 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https://baike.so.com/doc/6347985-6561611.html...
    东临沧海阅读 55评论 0 0
  • 某人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四处托人找关系,花了一些钱,才去了别人压根都看不上眼的工作。刚开始,一切还好...
    野鸡和猫和老鷹阅读 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