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写了一篇文章《这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粉》,发了朋友圈,不到一会儿收到老五的一条回复:“玉林生料煮粉、牛腩粉 、牛巴粉、 凉拌粉 、卷馅粉也非常值得期待 ,我们一起吃!”
老五是大学时代住在我上铺的姐妹,算起来我们已经有超过七年没有见面了。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上次见面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仿佛只是没多久前,没想到又过去了七年了。七年是多漫长的一段岁月啊!多恩爱的夫妻都有可能已经熬不住七年之痒分道扬镳了呢!我和老五,居然超过七年不见面了!
第一次见老五,是到宿舍的那一个晚上,黑黑瘦瘦的她显得挺高,就是一脸疲惫。乌黑的长发随意地披在肩上,显得特别飘逸,那是她身上最生动的地方。后来才发现,老五的字和她的长发一样飘逸,非常有特色。
大学四年里,我和老五是最亲密的舍友了。因为其他舍友有的家在桂林城,像老大和老七,几乎每个周末都回家的。老二和老四魅力无限,约会也无限,所以一到周末就经常剩下我和老五。在空荡荡连电视(好像大三以后有了)都没有的宿舍,除了看书和聊天还能干什么呢?所以我和老五几乎无话不谈。或者我们吃了饭一块到校园里的租书摊去租小说看。
记得那时老五也喜欢唱歌。我们还一块唱过郑中基的“别爱我”,“别爱我,如果只是寂寞,如果不会很久,如果没有停泊的把握……”,我们总是唱得很投入,或者这是我们拒绝校园恋情的证明?老五还很喜欢听王菲和许美静的歌,她唱王菲的“流星”也唱得很有感觉,而我直到很多年以后,才能听得懂王菲声音里的无限深情。在老五的影响下,我也喜欢上了许美静的歌。我们一起在宿舍大声地唱着“都是夜归人”和“铁窗”,并没有觉得缺乏爱情的青春有多寂寞。
大三的时候,老五把一头飘逸的长发剪掉。从此以后都是以一副干练的形象面对世人。短发的老五显得更为成熟稳重,和她日后做一个优雅称职的教师形象非常贴切。那一年,短发的老五参演学校彗星剧团的话剧排演,饰演《雷雨》中的繁漪。老五把繁漪的柔情百转和决绝演得很是到位,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她演繁漪摔碎药碗的那个场景。一个女人的绝望、委屈和反抗被她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五上课也是非常认真的。我记得我们有一门选修课是“中国现代诗学”,讲的是中国现代诗的发展和一些现代诗人的创作。讲课的教授是非常有个性的林教授,他上课都是坐着不动,几乎不板书。从头讲到尾,声音也不抑扬顿挫。开始那一两节课,我是真心不感兴趣。后来发现老五记的笔记内容却非常丰富,才惊觉原来该门课程那么有料,从此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被林教授课堂上讲的李金发、林徽因的新诗深深地打动。这得感谢老五,没有她的带动,我会错过一门精彩的课程。
老五的父亲是玉林教育界的泰斗,母亲也是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从小父母对她要求严格,所以她做起事来总是比我稳重得多。实习的时候她也拿到了双优的评价,毕业论文也写得很优秀。毕业以后,她回到了玉林,在师院附中做一个初中语文教师。这么多年来,她兢兢业业,教育硕果累累。她是孩子们口中亲切的邓姐姐,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语文老师。在孩子们的眼里,这个邓姐姐很是厉害,她的课堂包罗万象而又趣味盎然,小男生和小女生们都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真是一个魅力四射的老师!
老五毕业后嫁给了青梅竹马的同学,他们俩大学时代一个在南一个在北,鸿雁传书往来不断,不知哪一年终于确定关系缘定今生。夫妻俩特别合拍的是都爱出游。老五告诉我,他们的车上永远有收拾好的行李包,有时假期里半夜想出发,一发动车子就去了。这些年,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布东南西北中。2007年国庆,他们开着车到边城来看望过我一次。老五的那个他,高大而帅气。
生活中也有彷徨和不如意。有几回,老五半夜里给我发信息,诉说内心的苦楚和无奈。我总是想给她一个深深的拥抱,隔着千山万水,惟愿她能继续快乐和坚强。
这一辈子我们走过很多路,遇见很多人,流过很多泪。很庆幸,有些路我们一起走过,有些人我们彼此记得,有些泪我们彼此懂得。那个睡在我上铺的姐妹,也就是那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