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那些文字和影像」系列的第1篇文章。
整理下2018前两个月让我印象深刻的文字和影像吧。
1.《北京折叠》 郝景芳
2016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
一部被科幻迷所诟病的作品。
之前种种原因造成阅读计划一直被搁置,最近机缘巧合之下,因为划拉《经济学人》的时候翻到了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加之此前北京大兴新建村的事儿,《北京折叠》又开始被逐渐讨论开来,甚至有人说文章是“科幻变为了现实”,于是终于怀着好奇心一探究竟到底是怎样的folding Beijing。
作为一个天生不合格的批评家,我觉得《北京折叠》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中短篇脑洞小说。
文中北京被划分为了三个相互隔离的空间,上中下三个阶层的人分别生活在三个空间中,享有不同的生活空间和生活质量,各司其职做着泾渭分明的工作。时间在这里被分为了48小时一个循环:第一空间的人享有早6点到第二天早6点24小时的活动时间,中等人拥有第二天早上6点到晚上10点的16个小时,而第三空间的人只能在此后的晚10点至早6点的8个小时苏醒。文章主要讲了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一次往返三个空间的经历。
虽然不是硬科幻,不是长篇,文中有大段留白,但是郝景芳写作的现实立意放在整个宏大的折叠城市面前,读后真的能让人感到生活的冷峻和无奈。
一部不能称之为科幻的脑洞小说,虚幻感和现实感并存,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总之是适合作为小零食读一读的作品。
2. 纪录片《等不到的道歉》The Apology
她们的那段历史或许终会湮没在时间长河里,有一天再不被人们提起。
The Apology是加拿大导演Tiffany Hsiung(熊邦玲)花费7年追踪拍摄的纪录片,主要话题是关于慰安妇的。The Apology (Trailer) on Youtube
影片以来自韩国的Grandma Gil、来自菲律宾的Grandma Adela和来自中国的Grandma Cao的经历为三条主线展开穿插式记叙。这三位老人在十几岁的时候都曾被迫成为慰安妇,而拍摄纪录片时她们都已是满头白发。
二战期间,多达20万女性被强迫成为日军慰安妇,受害者分布在亚洲多个国家。
有人说关于慰安妇的这场社会运动是一场时间的竞赛,因为健在的人证越来越少。影片最后的最后,已经八十多岁的Grandma Gil艰难地完成了联合国演讲,终于可以休息了,而Grandma Adela和Grandma Cao相继去世,她们没能等来日本政府的道歉。
看完了整部电影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一部纪录片根本无法改变历史和很多现实处境,那么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让人了解,理解,继而产生敬畏心?
或许吧。
然后呢?
3. 《扶桑》严歌苓
不得不承认《扶桑》是一部让人看了会不适的作品……故事的背景很繁杂,有美国第一代华人移民、肮脏的人口贩卖和皮肉生意、阶级种族冲突分化等等。加之全文用第二人称“你”表述,读着感觉有些混乱。
对于相信Less is more的人来讲,故事里面的情感的确有些细腻到过火,有些情绪还是单纯些好,太过复杂难免会让人感觉矫情。
不过还是有两点比较欣赏,一是扶桑那种异于常人的钝感力和通透,毕竟“人成熟的标志是对无望之事的认可”,或许扶桑才是最强大的女人吧;二是喜欢文中大勇对扶桑说的一段话:
“别急,慢慢活,我等得及你。”
最后分享一段《北京折叠》里面老刀在从第一空间回到第三空间等待转换时的心理活动吧。
“他觉得自己似乎接近了些许真相,因而见到命运的轮廓。可是那轮廓太远,太冷静,太遥不可及。他不知道了解一切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看清楚一些事情,却不能改变,又有什么意义。他连看都还无法看清,命运对他就像偶尔显出形状的云朵,倏忽之间又看不到了。他知道自己仍然是数字。在5128万这个数字中,他只是最普通的一个。”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