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2012年8月的微信公众号,在上线之初,是作为一个自媒体试验场而存在,不少弄潮儿借机大放异彩,也一度有媒体人在这里开辟了“新的公共话语空间”。
经过两年多的变革发展,微信公众号逐渐由内容输出平台向生活服务系统转化,其数量得到爆炸式增长,功能定位也被极大拓展。经历一番淘洗后,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样的微信公众号得以扎根成长,在未来,微信公众号又将何去何从?
一、更加垂直化、分层化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过800万,平均每160人便拥有一个微信公号。一如淘宝电商,这些浩如烟海的微信公号深入到了各个长尾市场,逐渐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微信公号向来以“小而美”的体态著称,天然具备精准传播的特点,在未来,这一特点会被进一步放大,一旦出现新兴需求,便很快会有相应账号抢滩登陆,垂直化传播永远是大势所需。
此外,为了定位精准用户,大型机构也在向分层化传播转型。以人民日报为例,在微信公众平台搜索“人民日报”,可发现得到认证的相关微信账号有二十余个,包括人民日报评论、文艺、政文等各个版面的官方微信,以及人民日报山东、江苏、上海等各省地的官方微信。通过构建分层化的传播体系,人民日报系列微信不仅向受众传达全国性的重要时政新闻,也提供分属于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服务性内容,在微信平台上全面开花,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号召力和传播力。
去年年底,微信官方出台了新政策,对公司机构的认证规则进行松绑,只要有公司资质就可以认证任意微信名,这一政策也助力了微信公号的分层传播,同一机构可根据需求开通多个子账号,让分工配合更加精细。
二、抢占传统媒体广告资源
据媒介智讯(CRT)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出现负增长,而与此同时,互联网广告市场却迎来发展高峰,可见越来越多的广告主正将目光投向新媒体。海尔公司是最好的佐证,早在14年初,海尔便向纸媒发出通知,表示将不再在纸媒投放硬广,整个集团的广告战略向新媒体倾斜。
而随着4G和WIFI的逐步普及,以及智能设备的更新换代,网速慢、屏幕小等影响用户点击行为的问题得到改善,广告主在移动新媒体领域的投放意愿正在增强。面对此消彼长的广告市场,微信公众号也在积极抢占传统媒体广告资源,努力培养自我输血能力。
除了出售广告位和广告植入等常见形式,在未来,精准广告技术、移动广告联盟这样的支持体系会在微信平台上更加完善,它们的核心任务是作为“中间人”,帮助广告需求与广告投放位进行高效精准地对接。例如腾讯搭建的微信广告自助平台广点通,能够对广告主和微信号进行智能匹配,广告的表现形式是在微信订阅号图文消息页底部开辟一条文字链,按用户点击计费,其曾在内测的10天内让自媒体获得超过万元的广告分成。此外,WeMedia等自媒体联盟同样开展了个性化广告对接业务,将自媒体运营者和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连接起来,为他们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去除个人化、走向机构化
“自媒体”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但这一概念的大红大紫实际上是由微信公众号推动的。在微信公号发展之初,许多擅长内容生产、精通传播之道的个体快速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仅凭一己之力积累了可观的粉丝甚至获得商业上的变现,一时间自媒体之风吹拂大地。
但近一年来,有迹象表明,个体运营微信公号已经变得力从不心。原因有两点,首先是微信平台几经改版,政策上不断向微商、服务号以及企业公众号倾斜,个人微信公号想在被折叠的订阅号中脱颖而出变得更加困难;其次是随着底端分栏、微网站、HTML5等功能的开放,对微信运营者的技术开发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普通个体很难包揽内容、技术和维护等全部环节。微信公号的运作,不得不走向去自化、团队化。
因此,少数实现盈利的自媒体开始招兵买马,向媒体机构转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徐达内。徐达内早年在FT中文网上开设了媒体札记专栏,很快受到广泛欢迎,随后他转战微信战场,再次聚集了不小的影响力。而当徐达内的个人品牌在微信平台火起来之后,他却开始将这个品牌“去个人化”,不再亲自撰写文章,而是交由团队成员生产内容,自己则整合资源,成立了“长沙鹿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更多新媒体产品。从徐达内的例子中可以一窥当前趋势:一旦有了稳定的商业收入,机构化会是自媒体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
四、更加重视优质内容生产
去年7月,微信公众平台首次将文章“阅读数”和“点赞数”公布,并丰富了后台数据,旨在催生更多的优质内容和创意互动。到了今年年初,微信上线“原创声明”功能和抄袭处罚规则,抄袭达5次者将被永久封号,以期惠及更多的原创作者,优化平台维权机制。
这系列举措一方面对外界批判已久的“微信抄袭风”作出了回应,另一方面也对微信运营者的内容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之后,微信平台上“1人原创,99人抄袭”的现象会有所遏制,更加公开透明的阅读数据也打击了弄虚作假和恶意营销行为,微信公号们不得不更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并通过“阅读数”等指标来吸引商业投入、监测传播效果。
五、进一步O2O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在演讲中表示,鼓励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出现在微信的公众平台里面,这释放了一个信号:微信官方正把公众账号向O2O路线引导。
无数案例也表明,运营者通过优质内容吸引聚集用户仅仅是第一步,为用户提供从线上到线下的服务才能将影响力变现。情感作家ayawawa在微信上创建了同名情感问答公号,每日在恋爱、择偶、日常生活等方面为用户答疑解惑,除了常规就两性话题发表观点吸粉外,ayawawa还会定期推荐美颜产品,所有产品都在她的淘宝店铺出售——凭借这种方法她成功将读者导流到电商平台,2014年的双11,她的淘宝店销售额在同品类店铺中位列第50。此外,媒体研究公号刺猬公社,在对传媒圈进行观察研究之余,还曾多次举办线下“刺猬沙龙”,并筹划开设“刺猬公社训练营”,将粉丝交流落地,探索更多服务化可能。
六、迎接商业化和生活化浪潮
国信办副主任彭波,曾在成都论坛上表示:在PC时代,中国人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取新闻信息和实现言论表达,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上网更多是为了满足个人生活需求,网络的政治属性明显消减。的确,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使人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个人生活,从事个人商务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我国互联网的应用正向商业化、生活化转移。
在舆论生态变革的大背景下,微信公众号的政治色彩和媒体属性正逐渐退潮。一方面,“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等政策,对微信公号的时政内容和言论尺度加以限制,新闻监管力度增强;另一方面,微信一日一推送的严格限制和易被打断的阅读体验并不利于严肃阅读。
公众号在爆炸式的发展之后,尽管会渐次填补空白的小众市场,但同时,顶尖的、共通的、跨越阶层的公众号也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微信公号不会是依靠政治擦边球取胜,而一定是商业化和生活化的服务类账号。
七、遭遇转平台危机
从博客到微博,又从微博到微信,网络平台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尽管我们暂时还难以确定下一个颠覆性平台会是谁,但可以肯定移动化、社交化是大势所趋。
诞生于手机客户端的微信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移动化问题,不过微信公众平台仍然不够社交化。微信公号本身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结构,运营者能够看见用户反馈,可用户和用户之间彼此不可见,虽然微信先后试水了微社区和评论区功能,但前者入口深、难导流,后者只能呈现精选评论,二者都难以形成自由的互动氛围。
微信公众平台必须保持紧迫感,在社交化层面多做努力,否则用户善变,也许它同样会遭遇转平台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