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是当代著名哲学家、社群主义健将查尔斯•泰勒的代表作。连续啃了几天,主要看了前三编,目前在我看来,这是一本较为深入浅出的书,即使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句子和旁征博引而来的概念,但是全书思路明晰,对“自我根源”的认知亦不难理解。
泰勒在书中提出:所有现代性危机的实质是自我对于社会(外在道德)的认同或承认危机,而现代人正处在一种道德困境之中,其中最典型的是意义感的丧失,或者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缺少方向感,没有确定性。我认为,虽然这是关于西方现代性自我形成过程的讨论,但也同样适用于在中国当代年轻人中大行其道的“丧”文化。
何为丧?
从几年前爆火的葛优瘫到致郁系“马男”,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很多90后、95后不再相信明天会更好,也不再相信只要坚持、努力、乐观,就能取得想要的未来。他们说着反鸡汤,满脸写着丧。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丧是一种价值与行动失调后产生的心理状态。因为丧并非是“全无欲望”,恰恰相反,丧是因为还有所欲得到的事物、却没有途径可得。
“旁观者”与“行动者”
19世纪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曾把人分为“旁观者”和“行动者”,他认为虽然这两种人都存在着,但真正意义上的“存在感”却并不属于惰性的、不活跃的事物;真正的“存在感”只属于面对了自身的处境、并为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的人。
处于“丧”状态里的人,既是行动者也是旁观者。自己一方面主动选择作为自身的旁观者,看着作为“被动的行动者”的自己,并怜悯甚至嘲笑这个行动者的毫无希望。究其原因是自我的失落,即缺乏强烈的、明确的对“我”存在的认同感。丧着的我们主动放弃希望感,以此逃避在希望中漫长等待的煎熬、以及希望落空时的痛苦,却不明白“希望感”本身就是“幸福”这种感受的所在。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人不愿意仅仅活着,他要决定选择什么和捍卫什么。在“丧”、消费文化、娱乐至死等一系列“当代病”横行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维持自身内在生活的严肃性,在选择中找到所欲捍卫的事物和价值,然后在捍卫的过程中找到“存在”的意义。
愿我们都能保持思考、保持痛苦、保持希望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