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得到一本新书《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看看前言就吸引了我,而且说到我的心里去了。
不甘平庸的你,从来不缺少改变的决心和勇气,但结果总令人唏嘘。
为什么会这样?想让自己优秀,有这么难吗?
其实不难!多问问自己
你是间歇性立志,还是极度自律地执行进阶计划?你是高效做事,还是低质量勤奋?
面对困难,你是否动不动就说“做不到”?
有没有反思过,自己是真努力还是假发奋?
通往优秀的道路上,抱怨没有用!羨慕没有用!忌妒同样没有用!什么才有用?就是看你够不够很!不是对别人狠,而是对自己,你肯不肯下狠心逼自己一把。你的“狠心”有多大,决定了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
没有谁的优秀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背后,往住都有苦不堪言的日子与狼狈奔跑的影子。读完本书你会发现,其实所有的一切都不难,你只需即刻开始行动!跨越自身障碍,将“懒癌”在身后,告别曾经平庸的自己,开始自我蜕变。
一直在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人,但却没有展现出优秀的一面,也知道自己没有很好成长自己,就像书中说的:你是高效做事,还是低质量勤奋?自己是真努力还是假发奋?……我是挺勤奋的,但很多事都是没有质量的,严格点说是对自己没有质量。比如我有计算机的优势,没有利用在提升自己,为己所用,而是被动的帮助同事做课件,修电脑,上交电子“任务”……整个一个打杂的,而且这些事情对自己一点提升没有,有时甚至拉低了我的水平,比如做课件,10多年前就开始制作flash动画,而且做得也相当不错,在省市县都获得过奖项,但现在给别人做课件却要求用PPT,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还要反复修改……简单就是在浪费精力和时间。
所以说我之前的努力很多都是无效的,也就是说虽然我很努力,但却不是能使自己更好的成长的努力。在一九八八年那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善于观察周围的大自然……”由此可以看出,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多么重要。当优秀是一种习惯后,就会离成功不远了!
计划用半个月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并马上付诸“让优秀成为习惯”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