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过一篇文章:31岁二胎妈妈跳楼,击溃一个中年女人有多容易?
刺激到我的首先是“二胎妈妈跳楼”几个字,每每看到这类的文章总感觉触目惊心,然后是“中年女人”,三十一岁的年龄被作者界定为中年人,当时觉得刚被刺疼的心又被针戳了一下。
急急忙忙到百度中搜了下对中年人年龄的界定,还好,国际年龄标准中41-65岁才属于这个行列,自我安慰道:你还是青年一枚,虽然已经走了大半。
但自我安慰总是显得很苍白,还未到中年,我已经时常露出中年人的疲态,控制不住的点开一篇篇关于中年危机的文章,对照自己看看,结果还总是不让我失望,似乎条条都是专门为自己写的。
人未老,心已衰,这种悲观调调大概是积极乐观的朋友最鄙夷的吧。
每天在早上五点半之前精神抖擞的醒来,就像脑袋里面装了一个闹钟,潜意识里面也不懈怠的提醒你要起床一样,偶尔罢工一次,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浪费了一天的生命,自责不已。
穿戴整齐下楼跑步,遇到的多是五十几岁的叔叔阿姨——名副其实的中年人,以及慢悠悠打太极的大爷大妈们,加上晚上十点之前准时上床熄灯睡觉的习惯,像极提前步入了老年生活。
然后会被家人嘲笑:你整天早睡早起的,怎么身体还那么差。我也至多是心里嘀咕一句:正因为早睡早起,所以才不至于更差!
现在想起二十多岁时候的自己,已经遥远的模糊不清了。
只觉得那时候的生活也似现在平淡如水:没去过什么有趣的地方,没遇过什么有趣的人,没做过一件至今想起来仍记忆犹新的“大”事情,如喝白开水一样,无味,但也健康活到了三十多岁,在合适的时间里完成了一件件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觉得应该做的事情,给父母完美的交了差,对,给父母。
现在想起来,真是可惜了那段时光。。。
忙碌的工作跟家庭生活会填补一部分的空虚,但怅然若失的感觉却一直萦绕在心头,久久不愿散去。
心中的那种不甘总找不到可以发泄的出口,无人可以倾诉,无人可以解忧,最终还是在忐忑不安中看着日子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再也没有小时候盼望时间快快过去自己快快长大的心情,唯有掌控不好自己一生的慌张和无力感。
我明白,人不能总停留在过去,不能总想着“如果当时”。因为在你低头伤感的那一会儿,时间又已经昂首阔步地从你眼前踢着正步过去了,还带着种王者的蔑视。
人一生最大成就的缔造就在青年阶段,到了中年、老年再咸鱼翻身的机会上帝只给了千万分之一中的那个人。我从不相信运气(大概是自己从未得到过好运眷顾的原因),只相信勤奋努力才能获得想要的一切。
但我在前行的路上已经止步不前了太久,别人在努力的向上攀登,而我望着被大雾遮挡的山路,总在给自己催眠:歇一下吧,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累呢,呆着这里不也挺好的吗。
于是,我像一头被自己捂着眼睛原地打转的驴,做着欺骗自己的梦。
好吧,又一名空想家,也就是被杨绛先生批评的“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的一类人。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如同没有航向的大船,带着慌张、惊恐、不安、焦虑、内疚、自责的复杂情绪在茫茫大海上漂着,无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