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看了很多书籍,也潜伏在看了简书很久,今天准备写点东西,内心发现是一半自己强迫自己要开始改变,一半是自主意愿想要记录,潜意识认为自己是可以喜欢上写作的,且找到一个让自己坚持去写作的理由:不为以文谋生,只会变成更好的自己。
其实今天感受很深,下午一直跟同事在聊天,她带着微笑又无奈的表情跟我说要准备辞职了,当时听到的第一反应有诧异但又在意料之内。每天身处同一个环境我深知她的处境,非常理解她内心的煎熬,有这么一个想法,并不出奇。身在职场,每个人会有迷茫期,找工作就像找对象,初期基于条件和阶段会愿意尝试,过后发现,并不适合就会选择离去。
同事是学设计出身的,毕业后在广州一家教育公司做市场,待了四年成为公司年轻有为的市场部门主管,在跟我说起过往工作经验的时候,不难发现对方眼里是带着骄傲的,年纪轻轻能成为工作中高层,老板重视非常重视的骨干。听来是很不错的职场生涯,但问到离开原因得知最后是因为薪资没有达到预期而离开,之后回到二线选择做销售。从设计到市场再到销售,在我看来并不是很违和的职业跨界,但换了城市和岗位,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从实际情况看来,也并不顺利。在之后的交谈中聊到她原来的工作环境,发现了她在现在这份工作中找不到价值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原来所待的团队,她作为部门负责人,团队的成员都是初出社会,比自己小的毕业生。在我们公司即便是总监岗,依然呈现出一种一无是处的感觉,跟我表达过多次觉得自身的能力与实际岗位并不相符,所以总觉得很慌,并且在现有的环境,做什么都无法得到认可,觉得也许并不适合这个岗位,所以要离开。当我问到她下一步的规划时,对方表示没有想好,眼里充满了迷茫和焦虑。
听了她的阐述,我明白了她现在的一切状态,环境真的很重要,人一直长待在自己的安全区里,不去吸收外部的养分和刺激,通常会意识不到自己真实的高度,且一尘不变,一旦换了环境就很难适应甚至无法适应,并不出奇。
突然有点庆幸自己的选择,虽然起点很低,但是一直都是奔着成长和发展的目的,接触的不同层次的人和事物也让我在毕业两年内快速适应这个残酷的社会,有失有得。在跟她聊完后,又一次对照自己做了反思,不过也是同样很后怕,不知如果自己换了城市和环境,会面临怎样的困境,焦虑也开始泛滥。
其实自己现在也是处于一个低谷,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2017还剩最后的1/6,转眼毕业两年,这两年自己有收获和成长,却依然没有在一片领域站稳脚跟,市场迷茫和后怕,担心会被社会淘汰,最怕没有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记得有人跟我说过,焦虑是因为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期望值,根源也是因为自身的不足,所以需要学习和成长,才能改变现状。但其实不管什么层级的人,都会存在不足,站在高处的人,只会想爬得更高,永无止尽。城市焦虑的环境不容许我们停下,片刻的停留都好像充满了负罪,每当涌现这种情绪的时候,我就会提醒自己,工作永远的是服务于生活的,永远别忘了工作和生活的本质,适当的时候舒展自己,停下来审视自己或者欣赏风景都不是罪过。
想要改变的我选择来到简书开始自己的写作,是改变自己,也是享受抒发带来的乐趣。有句话说得好,高潮时享受人生,低谷时享受生活,献给努力又焦虑的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