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映的很多日漫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这其中有刷爆朋友圈的《你的名字》,也有最近被热议的《在这世界的角落》,
还有一部因讲述校园欺凌而被广泛关注的连载动画的改编之作——《声之形》,最近也出了汁源。
《声之形》是由日本漫画家大今良时创作的连载漫画,获得过多个奖项。
动画电影由出过《凉宫春日的忧郁》、《轻音少女》的京阿尼改编出品。京阿尼的有口皆碑也让这部电影的质量有了保证。
(上图出自《凉宫春日的忧郁》)
连新海诚都在推特上力赞这部作品构思、情绪、色调、配音上都很棒。
确实,支撑堂叔看完这部略为冗长狗血还杰克苏的动画的,就是它的社会性和对少男少女细腻敏感心思的准确捕捉。
和大多动漫的治愈系不同,这部动画电影表现了少男少女们不那么美好但又真实的一面。
比如电影宣传时聚焦的点——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几乎是不分年龄的,小到小学,大到大学,校园暴力无处不在。
我们甚至时时会看到这样的微博上热搜:
涉及校园暴力等人性黑暗面的动画电影少之又少,《声之形》可谓是开了这一先河,这也为这部电影奠定了不低的基础分。
转校生西宫,是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女孩。
弱势的转校生经常会因为打破了一个班原来的平衡状态而被排挤,何况西宫的听力障碍让她在很多集体活动上拖后腿。
在集体荣誉感很强的小时候,拖后腿的人势必会被排挤。
老师为了方便西宫和同学交流,还专门设置了手语课。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学习并不想学的东西简直是浪费时间,这些琐碎的厌恶会一点点指向西宫。
即使这些讨厌这么理所当然,即使西宫的无辜怎么看都很绿茶婊,但当校园暴力一一展现出来的时候,每个看的人肯定还是会被震惊到。
同学们把西宫的助听器传来传去,然后扔到找不到的地方;
故意把书卷起来放在她耳边大喊大叫;
在黑板上写西宫的坏话,故意让她看到。
随手一把沙子,一个水管,就可以成为整人的工具。
作为捣蛋王的和田,是这一切的“主犯”。即使有同学觉得有点过分,他也觉得无所谓。
当“不自知的罪恶”叠加,总会被家长老师发现。
在全班被校长质问的时候,人性的恶在少年身上也会暴露无遗。
和田说出了所有参与欺凌的人的名字,但参与欺凌西宫的同学都把责任推到了和田身上。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同学们开始代表正义对和田孤立欺凌。这种看似正义的欺凌何尝不是一种恶呢?
和田从此变得有社交恐惧,但也对西宫曾经的遭遇感同身受,对自己的罪恶有了自觉,进而想要赎罪。
虽然校园欺凌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宣传点,但最打动堂叔的还是少年自杀想法的慢慢酝酿。
和田因为孤独和罪恶感,一直在酝酿着自杀,他努力挣钱还给妈妈,他学习手语想要得到西宫的原谅。
当他有了朋友之后会患得患失,因为一点问题就会崩溃,而对朋友们恶言相向。
这种对他人的刻薄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厌恶呢?!
好在,他有爱他的乐观的妈妈,他有不离不弃的伙伴。影片里,和田赎罪的过程也是他自我接纳的过程,这本身就是成长。
西宫与和田相比,似乎有更充分的理由自杀。
同学们排斥孤立她,虽然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但她却觉得是因为她才让一切变得不幸。
她不能接受自己给周围人带来的不便和伤害,于是计划在夏日祭的漫天烟花里死去。
好在,她身边有一心希望她快乐的妹妹和关心她的和田。
正是这些身边关心他们的人,让他们慢慢接受自己,好好活下去。
电影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校园暴力对受害者的影响,更有对施害者的影响。
有时候施害者的罪恶感比受害者受到的伤害更折磨人。
鲁迅在《风筝》里追忆了一段得不到宽恕的悔恨:小时候毁掉了弟弟做的风筝,长大想得到宽恕,弟弟却不记得这件事了。
鲁迅写到: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在电影《赎罪》里,小女孩的一个想当然毁掉了姐姐的爱情,她不得不用一生去赎罪。即使更大的罪来自战争,她也只能独自承受。
当然,《声之形》的缺点也很明显,剧情一言不合就撕逼,一会撕逼一会和好这是搞哪样?
人设上男主杰克苏,女主斯德哥尔摩病症患者,女配喜欢男主又心机,这样的设定让电影后半段的剧情变得狗血,进度也很是拖沓。
似乎从社会性很强的成长片变成了“我爱上了欺负我的人”的杰克苏爱情片。
最后的世纪大和解更是毫无来由,很是突兀,哎喂,那些参与校园欺凌的人就这么洗白了?!难道日本也跟中国一样结尾都要和谐?
但在动画普遍治愈宅向的形势下,能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是种社会担当,这一点还是很值得表扬。
除此之外,电影的一些细节很能引起我们的回忆和共鸣,这就够了不是吗?
小时候班上的转校生或有生理缺陷的同学,我们是不是也跟着小团体一起孤立过他们,长大又后悔呢?
当我们小时候被周边人厌恶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冒出想要自杀的想法?
当我们因被孤立而自闭后,是不是也有点交流障碍,无法表达自己的声音,无法听到别人的声音呢?
京阿尼用一惯的细腻表现着校园里的琐事,在这些不美好的回忆里,每个人都在成长中和自己和解,和他人和解。
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想起《我们的世界》,同样在2016年上映,同样聚焦校园孤立对少年成长的影响以及少女之间细腻敏感的心思。
小孩的世界其实并不像大人想的那样简单,他们感情细腻敏感,情绪很容易发生不易觉察的变化,但这些微小的事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校园暴力、少年自杀、儿童社交障碍……这些问题离我们很远,因为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但也离我们很近,因为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幸好,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电影把目光转向这些被忽视的群体,聆听这个群体的声音。
也只有被重视,类似的问题才可能被预防。
最后,上几张电影截图。怪不得被诚哥力赞呢,原来截图都可以当壁纸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