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回答用户有关职场困惑的问题,我发现了一些关于“迷茫”的共性话题,诸如:
“24岁一事无成,迷茫焦虑,想知道该怎样从现状走出来?”
“初入大学如何摆脱迷茫,找到方向?”
“刚大一,迷茫,学习无动力……”
“23岁对人生感到迷茫该怎么办?”
“二十岁的迷茫,生活无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而工作……”
……
诸如此类问题,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为什么现状的年轻人感觉越来越迷茫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便做了一番研究,下面是我目前掌握的情况。
一、群体分析
因为本文主要针对年轻人,所指为20-30岁之间的年轻人。这阶段的年轻人群体大部分是90后期出生的一代,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出生在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社会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但同时也是生于于竞争比较激烈的时代。
初步将他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大学生
刚上大学,或者大三即将面临找工作,或者大四面临择业(1个以上选择的)的人。
第二类:工作1-3年
指初入职场直至工作3年的群体,经过了职场适应期/调试期,开始考虑职场后续计划的年轻人群体。
第三类:工作3-5年
指工作、生活稳定,考虑个人进一步升迁发展的群体。
二、原因分析
近年随着不断疯涨的房价,加上迅猛的互联网发展,信息的畅通无阻,各地房租、物价也在水涨船高。不只是一、二线城市,连三、四级城市也几乎是同样的态势,但相对的工资的涨幅肯定落后于房价。一、二线城市可能状况略好,但三、四线城市各自经济发展不同可能就有些诧异了。
作为独生子女一代,初入职场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首先是自己的生存问题,996的日子已经忙得像狗一样的日子却还要算计着工资够不够交房租,这种情绪一定程度上也是波及到了大学校园吧。所以第一类群体的年轻人嗅到了慌张,觉醒早一点的年轻大学生就想在大学时间不再慌度时光。
工作了几年后,工作逐渐稳定,也在工作城市建立了家庭,年轻人又开始为小家庭奋斗了。城市发展的分化性让他们看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重要性,于是作为逐渐成长起来的家庭支柱,年轻人们不仅为了房租、房贷努力着,也在为下一代更好的成长努力着。
信息的发达,传递各种利用互联网的红利一夜暴富的讯息,各种网课满天飞,囤积了大量课程,学都学不完的焦虑,怎能叫人不迷茫?
三、如何应对
迷茫年年有,不止今年多。
就如《谁的青春不迷茫》中说的,我们都曾经历迷茫,但不同的是时代差异而已,那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如何做到降低迷茫呢?
首先,了解自己,即心理学上所说的提升自我认知,也就是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结构、价值观,因为事实证明,能让你全情投入的工作,一定是自己感兴趣且有能力做好的工作。
其次,了解环境。我们时刻是在跟周围环境打交道的,你和环境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你的成功,这里的环境指除了客观的行业、公司、岗位环境外,还包括你周围的人际关系,学会如何实现双赢的思路,放弃自己小利益给竞争对手以赢得更长远的个人利益很重要。
最后,把自己的优势放到合适的环境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你才会从boring的工作状态中解脱。
那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呢?推荐使用优势记录卡:
https://www.jianshu.com/p/02f17315b84d
另外推荐一款做短期规划的工具——生命之花:
https://www.jianshu.com/p/84c72906c79d
愿你走出生活的迷雾,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