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大文学家陶潜(字渊明),曾写过一篇′言文章叫《桃花源记》。文章里描写东晋太元年间,湖南武陵地方有个渔夫,一天早上,他划着小船沿着山溪撒网,不知划了多远,忽然看见片开满红花的桃树林,两岸绿草如茵,衬托着娇艳的桃花,景色实在迷人。渔夫虽然一直在这带捕鱼,却不晓得有这么一个地方,一时好奇想走完桃花林,看个究竟。于是,他继续往前划划到了水源处,只见一座小山,山的中间有个小洞口只容得下一个人穿过。渔夫更加好奇,索性上了岸,从洞口爬了进去。
才爬了十几步,四周豁然开朗起来,山洞的尽处,呈现出另外一片天地。那广阔而平坦的土地上,错落着一座座的茅屋,肥沃的田地上长满了各种农作物。田间的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桑树林下,隐隐约约传来几声鸡犬的鸣叫声。这里的男女老少似乎都无忧无虑,怡然自得。
渔夫又惊又喜,不由自主地向村庄走去。村里人看到渔夫,便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渔夫于是将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们,他们十分惊讶与好奇,便准备了丰盛的酒菜,争相邀请渔夫到家中做客。
渔夫仔细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些人的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朝的暴政,才带着妻儿和乡亲们来到这块与世隔绝的地方,隐居起来。因此他们根本不知道秦以后还有汉、三国、魏、晋等朝代的变迁。
渔夫一家家拜访过后,就向他们告辞回家了。临别时,村人叮嘱他道:“可千万不要将这里的一切告诉别人喔!”
渔夫一口答应了,然后走出山洞,乘着船离去。沿途,他小心翼翼地做上了记号。回家后,他没有遵守诺言,而是将所见所闻向武陵太守详详细细地报告了一番。太守立刻派人和他一同去寻找那块幸福祥和的人间乐土,但是这一次却怎么也找不到,而他所做的记号也消失不见了。
寓意启示
“世外桃源”引申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以形容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受战乱,安乐而美好的社会,比喻理想中可供隐居的人间乐土,或比喻风景优美而人迹罕至的地方。
陶渊明因为生长在丧乱频仍的东晋时代,因此对于安居乐业而无忧无虑的生活十分向往,才写下《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描绘出他心中理想国的模型以及他的心声。
例句应用
①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且喜已到松风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②鲁迅《致增田涉》:“惠昙村离照相馆那么远吗?真令人有世外桃源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