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为何在唐代到达巅峰,而不是其它朝代?
从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看诗歌在唐代兴盛的缘由
众所周知,唐是诗的盛世,宋是词的顶峰。我国诗歌这一文学式样在唐代得到极大繁荣,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唐诗都达到了前所未有、后世难及的高度。因此,唐诗被誉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唐诗所奏响的伟大乐章也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最强音。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就曾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也,而后世莫能及焉者也。”那么诗歌为什么在唐代得以兴盛,而不是其它朝代呢?这其中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历史的必然性。
从历史上看,我国诗歌起源极早。根据史料记载,在远古时期便已产生了诗歌。目前有文字记录的最早的一首诗歌名为《弹歌》,其内容仅有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译文:砍断竹子劈成片,弯成弹弓装上弹。发射泥丸快如飞,猎取鸟兽作美餐)。这是一首产生于原始社会或文明社会早期,由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民间歌谣,是已知的我国古典诗歌的最早源头。虽然诗歌在远古时期便已产生,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后的发展却十分缓慢。
首先,我们来看夏商及西周时期
这时,人类社会刚刚进入文明时期,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物质文化生活十分贫乏。人们在填饱肚子都比较困难的时代,自然不可能有过多的精力去创作诗词歌赋。人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探寻天地万物与人类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规律和联系,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十分必要的理论支撑,于是作为群经之首、万道之源的《易经》最先产生了。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虽然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但是作为构建文学大厦基础的文字体系还比较稚嫩。即使商代已经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但还无法满足文学发展的需求。到了西周,汉字逐渐发展成熟,才开始推动文学的发展。
其次,春秋战国及秦朝
这一时期,出现了《诗经》这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和屈原这样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但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文学并没有成为主流,诗歌创作也不是文人士子的努力方向。因为这一时期的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大转折的时代,王权衰落,诸侯并起,天下纷争,礼崩乐坏。如何在这个乱世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成为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最首要也是最迫切的需求。而如何重构社会和伦理秩序,则是文人士子们主要思考的问题。于是诸子百家应运而生,他们的思想与文字也成为这个时代最辉煌、最灿烂的文化结晶。
孔子之所以编订《诗经》,并不是出于文学目的,而是以之作为道德教化的工具,引导人们“思无邪”。屈原之所以作《离骚》、《九歌》等,也不是为文学而作,实在是因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眼见国破家亡,内心痛苦不已,情不自禁地天然流露,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但是,由于他的诗歌实在太过宏伟,光芒太过亮丽,因此这种偶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很快在汉代得以显现。
第三,两汉时期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继秦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从社会基础和物质条件来看,汉代是与唐代最接近的一个朝代,同样的社会统一,同样的经济繁荣,同样的国力强盛,但是为什么却没有出现诗歌的兴盛呢?这就不得不提屈原这个历史偶然因素的影响。
西汉初期,由于受长期战乱影响,国蔽民穷、百废待兴。统治阶级秉持无为而治的思想,整个社会都致力于发展经济、恢复民生,文学上也就谈不上有大的创新与突破,而是直接继承了战国末期的成果。而战国末期,在思想领域最闪耀的人物当然要属荀子,在文学领域最闪耀的人物自然是屈原。这两个人,荀子是赋的源头,屈原则是辞的祖师。于是西汉初期的文人将这两者一结合,便产生了骚体赋这一新兴文体。这其中,屈原的骚体影响更为巨大,所以汉初文学中,辞赋几乎是不分家的。
到了西汉中期,即武帝及其之后的昭帝、宣帝时期,通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王朝政权日渐巩固,国力大为强盛,对外战争连连得胜,疆域也得到极大拓展。好大喜功的统治阶层为了宣扬自己的功绩,征召大量文人士子润色鸿业、宣扬上德,并以名利鼓励他们创作。于是继承楚辞之余绪的骚体赋开始向辞藻华丽、手法夸张,极尽靡丽铺排之能事的散体大赋转型,汉赋这一文体也由此进入鼎盛时期。
此后,这种以润色鸿业为主旨的散体大赋,自然随着大汉王朝命运的起伏,由盛而衰,由衰而中兴,由中兴而再衰,到了东汉末期逐渐转型为抒情小赋。
不得不说的是,汉代虽然出现了赋的兴盛,但是文学仍然是沿袭先秦的传统,作为学术的附庸而出现。汉代所称的文学其实就是指学术,即儒术。为吸取秦朝行法家之治、二世而亡的教训,汉初采用道家之法治国。到了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由此成为官学。于是文人士子几乎穷尽毕生精力去研究儒家经典(即六经),而非诗赋创作。如果不是因为迎合了统治阶层政治教化的需求,即便散体大赋也很难得以兴盛。
也正因为此,以抒情言志为主旨的诗歌很难得到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子的重视,发展自然十分缓慢。但发展缓慢并不等于没有发展,这股发展的力量来自于民间,其显示出来的结果便是乐府民歌这种新兴诗体的出现。到了东汉后期,更是诞生了《古诗十九首》这样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诗歌发展正式由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的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便是我们下面要说的内容。
第四,魏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文学逐渐与学术区分开来,以独立的面貌出现,诗、赋、小说等文学体裁都得到极大发展。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自东汉末年以来,天下大乱,社会动荡,政权更迭,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破灭,强调“自然无为”的玄学开始抬头。文学也由此摆脱经学的束缚,不再仅仅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教化,开始追求个体意志的表达,更加注重抒情写意。
大动乱的社会现实,也给人们的情感带来强烈的刺激和触动。尤其是大量的下层文士们,漂泊流离,游宦无门,自然而然地需要通过文字来抒发情感。于是曾经盛极一时的散体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而作为抒情言志的诗歌更是蓬勃兴起,文人创作的时代正式来临,《古诗十九首》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与此同时,造纸术的不断改进,使文字记录和流传的成本大大降低。原本不受官府和贵族阶层重视的诗歌得以更加广泛地保存和传播,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一新的文学样式的兴起,因此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人参与其中,诗歌创作便逐渐由下层向上层蔓延。
到了建安时期,诗歌创作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曹氏父子的显赫身份和卓绝才华,使诗歌一举摆脱文学附庸的地位,从此登堂入室,成为文学主流的一脉。之后的陶渊明、谢灵运等人更是将诗歌推向新的高度。
在文学以外,魏晋南北朝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推动了人物品评的兴起,也间接催化了文学品评的兴起,各种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于是文人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不仅追求内容美,也更加追求形式美和声律美。恰好也在这个时期,佛教从西域传入,随之输入的还有梵文。人们在翻译梵文的过程中,注意到了汉字的发音问题,声韵学开始兴起,从此格律诗出现了。
正是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古体诗得以完善,新体诗得以形成,并为近体诗的出现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诗歌鼎盛局面的出现成为一种历史必然。也就在这个时间节点,大唐帝国恰逢其时地降临了。
第五,唐朝
在唐之前还有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隋,但由于存在的时间实在太短,对诗歌发展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直接进入唐朝。
前面讲到,魏晋南北朝以来,诗歌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学,文人士子争相作诗。历经几百年的实践探索,诗歌的体式、题材、辞采、审美、意境、声律、排偶不断丰富和拓展,为唐诗的全面繁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大唐帝国上承乱世,结束了连年战乱和政权割据的局面,建立起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这种统一,一方面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文化和民族的融合。同时,统治阶层对不同的思想文化始终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这种宽松活跃的思想氛围也必然刺激文学的创新与发展。
在经济上,大唐帝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士农工商都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的生活总体安定富足,这也为文学艺术的全面兴盛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
在政治上,大唐帝国采取科举取士的制度,一举破除了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弊端,使得普通人也能靠读书获得晋升的通道,直接刺激了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这样一来,既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也为文化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到了天宝年间,诗歌成为了进士考试的必考内容。诗歌创作从此有了更加强劲的动力,唐诗的全面兴盛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