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心第200天焦点洛阳中级一期分享(2019.3.10)
《大话西游》里,唐僧一直在喋喋不休地讲道理,甚至追着悟空讲道理。孙悟空忍无可忍,捂着耳朵都不行。终于拿起金箍棒,要揍师傅唐僧。
看到这里,我们都会觉得唐僧好啰嗦,甚至会理解悟空举起金箍棒的冲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如唐僧呢?
一位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找我聊聊。我看着老同学愁眉苦脸的痛苦样子,很替他难过,就把自己认为的处事箴言讲给同学听,同学嗯啊地应和着。有一天同学终于对我吼道:我已经够烦了,你能不能收起你的那些臭道理?原来我所有的苦心一直是没有作用的。
过年的时候,我曾抽了一下午时间,和备战高考的女儿聊天,给她鼓劲加油,展望未来。她点头称是。我自以为自己讲的道理很成功。晚上,无意中听到女儿跟一位同学打电话说,我妈真像个唐僧,整整浪费我一下午的时间!哇,原来她纯粹是出于礼貌不敢打断我,而并不接受我的建议。
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父母的唠叨无用了,那不是和一直在讲道理让人烦的唐僧一样?
朋友向你抱怨,不是来向你寻求建议,大道理他们都懂,他们只是希望能和你来一次情感上的交流,把自己的烦恼和你分享,听听你的安慰,让自己好受一点。
由此,我会想到,跟人相处,要向老中医诊病学习,学什么呢?学他们的:望、问、闻、切。
望,就是望脸色,观情绪,学会察言观色。粥左罗所言:“高情商的人,手里把玩的不是道理,而是情绪,他们善于观察、管理双方的情绪,让双方都舒服,让关系趋于持久共赢。”真正情商高的人,他们能够敏锐感受到别人的情绪,理解他人。
问,关切地问询。不要对他的处境进行任何评价,只要轻轻说一句:“你看起来很伤心,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是真心希望对方好,应该先尊重对方的意愿,问一下对方:“你怎么了,我能做点什么帮助你吗?
闻,就是耐心倾听。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有一个观点:“给予一个人足够的倾听、积极关注、共情,他自己会疗愈自己,自己找出办法来。”这也是我最喜欢焦点解决的理念之一。
在他的咨询案例集中,他对来访者最常见的回应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嗯”。在他看来,他所做的只有一件事——倾听并有所回应,适当的时候,肯定对方的情绪是真切的。这种不加批判的回应,能让来访者可以毫无负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负面情绪可以宣泄出来。
切,就是感受他,换位和共情。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理解对方的情绪与做法。当我们能去试着理解他,接纳他,那么,他所做所想,就有了存在的可能性。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放下批评,指责和评判对错。
中医诊病方法的“望、闻、问、切”用在生活中,就是试着去理解对方、接纳对方、感受对方,而唐僧的碎碎念,多是自己说的振振有词,完全忽略了别人的感受。特别是跟孩子的相处中,不跳起来才怪。
做碎碎念的唐僧,还是学着中医的“望闻问切”,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