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博上曾出现一个短暂的热搜,叫做“蒋方舟自曝讨好型人格”。
蒋方舟,七岁开始写书,九岁开始出书。
少年天才作家,清华“破格”录取生。
中国青年作家、《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这样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却在大众媒体面前自曝27年来一直有意无意地迎合大人、活得小心翼翼,甚至礼貌恭敬都成了自己一种理所应当的为人处世之道。
而当她最终发现原来这些都是自己讨好型人格在作祟,是机缘巧合下与朋友的一次对话:
“你有没有跟任何人产生过很真实的关系?”
“什么是真实的关系?”
“你可以跟这个人去争吵,你可以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去暴露给他,这个就是跟另外一个人产生了真实的关系。”
在我们普通人眼中,作家之所以能够进行文学创造性的写作,是因为他们本身对问题有更敏锐的捕捉力,能够看到我们寻常人看不到的深度。
那蒋方舟的前27年在做什么?
她为什么没有在早期的时候意识到这个已经给自己生活、人际关系带来极大困扰的问题?
讨好型人格这个概念稍作一解释的话,相信很多人都能对号入座上。总被评价为“人很好”,但其实你知道自己并不想这样;难以拒绝别人的请求,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常常不自觉去猜测对方的想法,担心被人讨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的“滥好人”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种。
这样的人你肯定也见过,他们可能是你身边的某个朋友,隔壁的某个阿姨、大学的某个同学;又或者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但其中有一点非常有意思,人们对此往往是不自知的。“我都不知道我是不是有病?我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
K曾在大学时期,对她的一个英文老师写便条,大意是觉得委屈不公,和那些优等生、老师熟稔的学生相比,好像自己受到了冷落。
老师很意外,也认真的回复她,还很委婉地询问她最近是否遇到什么事情所以对身边的事物有一点敏感。
K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不记得自己因为什么写的便条,也不记得老师回复的具体内容。
但唯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当她忐忑不安的打开便条时,一下子就被“敏感”这个词击中了,好像透过那两个字看见另外一个自己。
她一直以为,自己只是性格慢热、喜欢独处、容易伤感。但没有想到,原来自己心里一直住着一个脆弱、敏感的小孩。
不论是天之骄子的蒋方舟还是平凡如你我的K,在面对自我的时候,常常都是裹着一团迷雾,看不清自己。
一个小测试,你能否用五个词准确的形容自己?
检验的方法,可以拜托身边的亲朋好友同样对自己进行描述然后对比答案。
你会发现,自我的认知与别人对你的认知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蒋方舟在奇葩说里面说,在这个时代,我们都“期待获得他人的认可,所以被人喜欢这个需求,被前所未有的放大了。”所以有的一部分人会因为“这个被人喜欢的自己,覆盖一个真实的自己”。
还有一部分人,是对自我的认知存在盲区。
百度百科里对“自我概念”的解释是这样的,“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
而这一部分人,他们对自我的认知仅限于——自我感觉。
一方面,是外界反馈资源的匮乏;另一方面,是不接受,他们会潜意识的去屏蔽那些不好的、不利于自己的声音,甘愿沉浸在自己臆想的美好世界中。
人们通常都以为,婆娑世界便是幸福美好曼妙的世界。但“婆娑”二字在梵文的原意是“堪忍”、“有缺陷”的意思。
“婆娑世界”实为“有缺憾的世界”;而我们芸芸众生皆是这“婆娑”的缩影。
不管你是人生开了挂的天才,还是寻常的普通人。
我们的人生其实都是一样的。
一样的有酸甜苦辣百般滋味,一样的需要不断的自愈,不断的与自己达成和解。
同样的,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所在。
不同的只是,有的人开悟的早,早早的就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而有的人,还在路上。
每个人都是属于一个独一无二的灵魂,每个灵魂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其实我们都是众多之中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
我们都不想被受到复制,受到污染,受到侵占,受到影响,受到统治。
所以,我们的一生所执着的,所劳碌奔波的,一切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推出自己,证明自己。
哪怕是在身边的亲人朋友中,或在陌生的人群中,都想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的独一无二。
摘自【认真从随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