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中国的传统美食,就是普通的馒头,长时间不吃也会想。
馒头是我们北方人的主食,而发糕,记忆中还是回奶奶家在大街上看到的。大圆蓖子上,好大一个,比我们家的铁锅都要大,上面洒着纵横交错的青红丝,按顾客的要求切着卖。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鲜少会从街上买东西吃,每一次看到,都更馋上一分。已经记不起来第一次吃是什么时候了,那松软香甜的滋味却一直留存在记忆里。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让这些童年眼馋的东西,不但可以找到做法,更可以亲手把它们变成成品,饱了口福,也更能体会劳动的快乐。
我这是前两天被网上一个蒸出开花的发糕的视频诱惑了,按照它的配方操作的。那个视频讲的并不好,虽然他做出来看上去很好。我后面会总结这次的得失,再出一个配方。
视频中那小伙面和酵母用量讲清楚了,白面、玉米面各300克,酵母5克,然后说的是糖一勺,牛奶适量(咱中国人的习惯表达)。我按照做面包的量去配牛奶,放了两个鸡蛋,250ml牛奶,喜欢吃葡萄干,称了50克,不想太甜,糖放了30克。
看看,我的大碗满了,没法搅拌,灵机一动,直接倒进面包机,面包机有发面功能,不受室温限制,其实只有更好。
放到面包机里才想起,我这是按面包的奶量配的,这活出来是面团,而蒸发糕的面是稀溏的面糊,于是,又一点一点陆续加进300ml的牛奶,这样总共是550ml牛奶,总算面不成团了,静下来它会自动找平。感觉就那还有点干,下次按600ml牛奶放。
面包机发面团程序是一个半小时,因为中间的“事故”,我这有点乱,重新配好,半小时后看,已经高出许多,发得非常好了。
用筷子扒拉开,一个个小洞洞,像小小蜂巢一般,看着就心花怒放。
小碗刷上油,把它们用勺子舀到小碗里,还是有点稠,不是太好舀,最后不能做到像活馒头面团那样“面光、盆光、手光”,有点小浪费。
分配好,顿顿碗,让表面平整些,铺上葡萄干,再静置10分钟二次发酵,能看出它又一次鼓胀起来。
这个量做6碗刚刚好,我的蒸锅也足够大,正好摆成一朵梅花形,金灿灿的,是不是很漂亮,哈!
盖上锅盖,透过锅盖中间一圈玻璃,眼见着发糕在大火的猛烈冲击下,一点一点膨胀起来,喜悦也随之升腾,哈哈,真是劳动创造快乐啊!
关于用开水蒸还是用凉水蒸的问题,网上有说用开水蒸,有说用凉水蒸。以我的观察,如果是二次发酵足够好,开水蒸应该是可以的;如果二次发酵发的不是很好,那么用凉水,通过加热提升温度产生热蒸气环绕,促进二次发酵,也是可以。我是水开后想想不对又倒了碗凉水,再放进去的。
发的好还是不好,与面、酵母用量,牛奶温度,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长短都有关系,也是要一点一点积累经验。
蒸30分钟,又焖了5分钟,掀开锅盖,不是我想像中的开出花来,有点小失望。用手按按,Q弹,不粘手,旋即又高兴起来。
没想到,脱模异乎寻常地容易。倒扣,一扒拉就下来了,可能是我抹的油足够多。喜悦又增加了一分。
一个足足4两,色香味俱佳,就是口感有点粗糙。玉米面掺多了,现在是1:1,可能3:1比较好,如若想多吃点杂粮,或者也可以2:1先试一下。
甜度我觉得还好,他们吃说不甜,说发糕本来要吃甜。好吧,现在放了30克糖,50克葡萄干,下次可以调整成30克糖,80克葡萄干,把葡萄干掺到面糊里一部分……哇,想想就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