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0日,韩国文体部确认韩国将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但表示对福岛食品安全极不放心,韩国代表团在奥运会期间将仅食用由本国入境食材制作的食物。
韩国民主党日本经济侵略对策特委副委员长表示:“东京奥运会是安倍最想向全球推销的产品,全世界有良心的人都将抵制它。”但也有不少民众表示,韩国选手就不应该参赛,“为什么文体部要把我们的选手往火坑里推?参加完奥运会的隐患该由谁负责?”
韩国文体部立刻做出回应:“放弃东京奥运会没有实际效用,认为韩国单独退出奥运会对东京奥运会的举办是没有实际影响的。但是担心会对2032年朝韩共同申办奥运会产生不良影响。”
但其实他们根本不用担心参赛选手的饮食,因为奥运村的餐饮服务“远超你的想象”。
从1896年雅典奥运会至今,奥运会已牢牢嵌入近百年来人类的发展史。人们不愿再看到因饮食不服而致使选手与冠军失之交臂,更不愿看到“兴奋剂”让奥运会蒙尘。“吃”那点小事,从舌尖把关,免祸从口出,让选手们吃得更快捷、更高端、更强健,也是在实践着奥运理念。就拿饱受诟病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来说吧。
在里约奥运会期间,有来自200多个国家的10500名运动员、一共大约7000名随队官员和800万观众聚集在赛场内外。奥运村餐厅每天必须要能提供60000份左右饭菜,一天的食物供应总量将达250吨。
里约市政府为本次奥运会餐饮经营提出了八项重要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承诺对食品安全的保障。2500多支餐饮团队会提供24小时昼夜服务,确保食品的健康、安全,并且不含在种植过程中的残留农药或违禁化学成分。
“卫生是食品问题的重中之重。”罗素说。“我们不知花过多少个小时,研究怎样保证运动员们的食品安全。”
下一个挑战也需要精心筹划,那就是怎样给每个运动员量身订制食物的搭配和份量,以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每个运动员都要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他们都有自己的营养需求,而且每个人在赛前、比赛期间和赛后的食物也不会一样。”罗素说。
生活地域的不同是饮食习惯差异的一个因素,比如,比利时和巴西、牙买加和日本,饮食习惯各具特色。除此之外,个人的喜好、体质情况或者宗教的饮食禁忌也会影响到他们能吃什么或爱吃什么。
里约奥运会餐厅提供五种不同风格的自助餐——巴西特色餐、亚洲餐、西餐、伊斯兰餐和犹太餐,此外还配有意大利通心粉和披萨,用餐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对于穆斯林和犹太运动员来说,他们可以遵循自己的宗教饮食规律来选择餐品。
运动员们的饮食习惯各有不同,这一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得到了最好的展现,当时,菲尔普斯每天吃的标准早餐是包含炒鸡蛋、奶酪、炒洋葱、西红杮和莴苣的三份三明治,一碗稠燕麦粥,三片含砂糖法国吐司和三块巧克力煎饼;18岁的柳金披露,她的早餐或许是几个鸡蛋、酸奶或者燕麦粥,但绝对不会三种东西同吃。
因此,里约奥运会允许各支代表队的营养师可以进入奥运村的厨房DIY,全天候为自己的运动员制作可口的饭菜。著名营养师曼沙顿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每支运动队都有自己单独的营养师,比如赛艇队就会配有自己单独的营养师,他们会为队员们制作食物,因为每一名运动员都有着严格的营养计划,营养师要严格监测他们的饮食,控制他们身体脂肪的比例。”
韩国不但自建食堂,还空运了自家7.2吨的泡菜到里约。
日本人酷爱纳豆,于是也将3千盒纳豆漂洋过海,只为了日本运动员的胃。
中国当然也不会亏待自家儿女,在当地请了两名中国厨师,专门为选手们烹饪美味健康的食物。
但最好吃的还是“老干妈自制汉堡”
所以,你有没有想吃什么啊?
喜欢不妨点赞、评论、转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