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意,即极浅薄的浮雕,因雕刻层薄而富有画意,是玉石雕刻一种独特的表现技法。由于薄意雕刻刀法流利,刻画细致,影影焯焯,备受玉雕藏家和金石画画家欣赏和推崇。薄意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它比浅浮雕还要“浅”,因雕刻层薄而且富有画意,故称“薄意”。
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正因如此,优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特别富有欣赏价值。
薄意最初是寿山石雕的专用名词,也是寿山石雕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固未能如纸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界者。”
薄意雕刻艺术面世较晚,只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印章石材的表面有时难免会有一些裂痕、砂格或不纯的色块、斑纹,即便是田石、水坑冻之类之类名贵石品也难求纯洁无暇。倘若这些瑕疵出现在印体部位,无法通过钮雕加以利用遮掩。不施艺术处理,势必影响到石章的品级,过分雕琢又容易损坏宝石的天然文彩。在这种情况下,雕饰薄意于石面就成了最理想的装饰方法。
在清康熙、乾隆年间,杨玉璇、周尚均二人,便常在印台四周雕刻极浅的浮雕锦褥纹和环边不断纹。后来,潘玉茂继承杨、周遗法,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种图饰,以掩盖石疵。然而刻法都未能达到十分理想的程度,意境也嫌呆滞简单,因而也难达到最佳的掩饰瑕疵的效果,但已是薄意的雏形。至清末明初,林清卿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熔雕、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意艺术提高到新的境地,作为寿山石雕中独门别类的艺术形式。
随着和田玉藏家的增多,由于薄意浅刻如画,耗材甚微,其意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从上世纪开始被琢玉者借鉴引用到玉雕中。
薄意的构图布局,与中国画同理,注重意境和气韵。景物的层次一般不宜重叠过繁,交叉过密,石坯上的绺裂,棉、僵、水线要尽量遮掩,“按材施艺,因料构图,避格取巧,掩饰瑕疵”。作到繁而不乱,简而有致,章法雅典,整洁挺秀,将雕艺与画理融为一体。这是艺人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
描图定稿之后,用尖刀顺着形体的外轮廓勾勒出一道织细、准确而明显的线条,谓之“勒线”。勒线是薄意雕刻的一道关键的工序,它对作品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求把刀稳,运力均,而且落刀要果断精确,刀锋要活泼流畅,刀痕要深浅适中。
薄意雕刻“以薄取胜,以简见长”,所以刀法应灵活多变,洗练概括,落刀准确,以一当十。雕刻完毕之后,还需要对某些细节,如花蕊、叶脉、苔点、枝干以及人物、动物的眼睛、鬓发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阴刻、抽丝,精细修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泽和玉仓丨zehe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