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夜主要讨论了人与过去的关系。
01|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02|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我们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现在的行动,包括情绪,也就是阿德勤目的论。如果成为原因论的信徒,那么就会在过去论的束缚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束手无策。
03|你想变成别人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如果感觉不到幸福,就不能一直这样,而是要关注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人的不幸,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
04|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人如何看世界,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聚起来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
性格从狭义上讲,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广义上来讲,包含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就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05|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要有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如果…就可以…只是一个借口。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终于读完了第一夜。就如同故事中的那个青年一样,对于哲人的观点非常震惊,同时又觉得无力反驳。
更多时候,觉得书中的那个青年就是我自己。他问的每一个问题,不仅像是在我心里藏了很久,一直想解却始终解不开的结。例如,同样的环境,有人积极生长,但有人,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我曾经对抱有“这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的人提出过质疑这种观点的想法。也曾反问过他,但当时好像都没有说服对方,后来不了了之。
很开心这本书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也让我看到无论是谁,只要有改变的勇气,都可以获得想要的幸福。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