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越高的人,越无情,越冷漠

当一个人开始变得无情、冷漠的时候,其实反而是他觉醒的时候,也是他迅速成长的开始。

如果至今你还单纯地认为无情,冷漠是贬义词,那么说明你还没有看清人性,也不理解这个社会的运转规律,更没有开悟什么是道。

真正的无情是站在高处俯瞰世界的清醒。

01.升米恩,斗米仇

在古代,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其中一家较为富裕,另一家则较为贫穷。

有一年遇到旱灾,颗粒无收,贫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能等待饿死。

富有的邻居便给了贫穷的一家一升米,救了急。贫穷的一家非常感激。

然而,当贫穷的一家再次来借米时,富有的邻居又给了他们一斗米,结果贫穷的一家反而抱怨富有的邻居给得太少,心生怨恨。

在别人危难时给予小帮助会让人感激,但若帮助过多使其形成依赖,一旦停止帮助,反而会让人记恨。

与其不停地给予对方物质上帮助,还不如教会对方生存之道。

古语有云: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

不想前因后果,盲目伸出援手,不是行善,而是把对方推入黑暗的深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人一时,不如帮人一世。

你把自己设想成了一个救世主,以为自己多给予,多付出,就可以救他人于水火。

然而,对于内心贫乏荒芜的人来说,你的善意反而会助长他们的惰性,让他们在精神上一直跪着。

倘若一个人能够自救,束手旁观,让他自救自渡,才是成就对方的大智慧。

02.置身于他人的言论中

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一位老先生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

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

走了不久,一位老奶奶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着!”

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

一位年轻的妈妈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

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

谁知一群孩子喊道:“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

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走。

父子俩在过河时,驴子突然间挣扎起来,最后,驴子扑通一声掉进了河里。

认知层次高的人,面对嘲讽不解释,面对纠缠不争论,内心可以做到真正的冷漠和无情。

站得越高的人,内心越笃定。

他们能容得下外界的喧闹嘈杂,不争对错;受得住众人的议论诽谤,而不是活在他人的眼光里。

面对他人的质疑,认知高的人只会笃定内心的方向,埋头行路。

03.擅自介入他人的因果

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他就把它带回了家。

过了几天,他发现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有一只蝴蝶在苦苦挣扎。

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小孩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蝴蝶脱蛹而出。

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

这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因果,如果你懂得因果,就不会随意可怜任何人,更不会随意介入他人的因果。这才是最大的善意和慈悲。

冷漠的人之所以冷漠,是因为他们看懂了因果,认清了人性,了悟到空性,认识了社会运转和生命走向的底层逻辑,也认识到绝大多数人只能被筛选,不能被改变,只能被同理,不能被同情。

他们不再为别人提建议,不再去强求别人改变,不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按照他的意志来运转。

他们开始尊重规律,内心凉薄,淡然处之,允许一切发生。因为一切事物发生都遵循因果,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得到的都是该得到的,失去的都是该失去的。

他们的内心开始波澜不惊,没有任何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不会害怕社会评价和他人的眼光,我行我素、超然物外行走于天地间。

他们有了上帝视角,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世事中跳出来,站在更高的维度,火眼金睛地观察自己,也观察别人。

他们像是莫言笔下的那一类人:慢热,沉默,喜欢独处。三观正,不记仇,健忘体质,比你想象的深情,也比你以为的冷漠。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对待万物无所谓爱与不爱,是没有分别心地对待一切,对谁都一样。

他们谁也不爱,谁也不恨。看起来冷漠无情,其实是他把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开始好好爱自己,一切向内求,回归了自己,回归了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