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知道的一本书,村上春树写了《1Q84》向作者乔治·奥威尔致敬,如今看来,的确是令人深省的一部作品。
时间线索:开始日记——对于现实的意识逐渐清醒——与裘丽娅产生爱情——受到奥勃良的策反——被奥勃良为首的思想警察捕(心理变化:不屈从-双重思想屈从-内心情感屈从-热爱老大哥)——出了友爱部如同行尸走肉——在思想净化后死亡
我阅读的版本是分为一二三部分的,每个部分由不到10个小章节组成。在刚看到第一部描写这个乌托邦的大洋国时,我想到了林宥嘉的《说谎》。
我没有说谎,我何必说谎,你懂我的,我对你从来就不会假装
我没有说谎,我何必说谎,你知道的,我缺点之一就是很健忘
虽然是情歌,但是其中这几句对于大洋国所实行的双重思想以及犯罪停止是恰如其分的诠释。老大哥永远是正确的,掌握了未来即掌握了现在,掌握了现在即掌握了过去,所以整个大洋国从政治思想体系建立以来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死寂的国度,就像没有尽头的雪国列车一样。对于老大哥的认知,必须是绝对的相信,绝对的服从,一切和老大哥的预测不符的,都是不正确的,不会存在于世界上的臆想。改正后的历史,记录在册的,才是事实。篡改历史的记忆会被双重思想的标准禁制,是应该自动遗忘的,或者说遗忘本身也是不合理的存在,事实上根本没有不符的记忆,没有遗忘这个记忆。
并不像其他的小说那样,结局总在最后才揭晓,《1984》的结局早已在整个故事叙述中暗示了多次。死亡是最终的归宿,尤其是对于有了异化思想的温斯顿和裘丽娅,抱着对于心中向往生活的热切幻想,过着今日不知明日的偷来的欢乐日子。一个小时,一天,一周或者一年,但最终都是要消亡的。所以,故事的结局早已注定。而对于未来的盼望也早已写就,在最大的反叛者,仇恨周的仇恨对象所撰写的书中,明确按时了这个寡头政权的完型结构。上中下层分明。这本是所有历代政权的结构,但在历代政权中,不满现状又有一定资源的中层会推翻上层最终建立新的政权,这也是历代权利更替的轮回。但在《1984》构建的乌托邦世界中,三大国家都采用了同样的手法来维持最上层的政权稳固——思想的严格禁锢。不允许有任何科学、文化的进步,除非是处于服务所谓战争的军事目的。一旦有了文化,学会思辨,必然会对现在的生活产生怀疑,进而影响政权的稳固。此外,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即可,多余的丰富的物质生活只会令他们分散对于党的热爱,性、物质满足等,都被剥夺而只将对于党的活动的热爱作为出口而发泄,因此只供给必须的生活物品。对于机器时代过多的产能过剩的物品,通过战争来消耗资源,达到一个另类的供给平衡。这是物质。精神上,为了巩固政权,党设计了犯罪停止、双重思想、黑白,由此来调和民众对于眼前的现实与真正的现实不一的思想矛盾。这是真正保证政权稳固的核心武器。类比下来,《1984》作为这么早就问世的作品,却依然对于现世有一定借鉴意义,不禁令人婉然。
故事最后的部分也是整部作品情绪浓烈,张力最强的部分。先是观念,奥勃良需要的不是严刑拷打后的屈打成招,而是要从心底里对双重标准和模糊事实的认同,2+2=5,对,就是5。好了,最终通过精神和肉体的折磨,认同了。然后是内心,不能在心里保有对于爱情等最纯粹感情的热盼和期待,温斯顿和裘丽娅的互相出卖和背叛,由爱生恨,无奈的冷漠,虽然他们互相理解,但已经不重要了,内心死了。最后,由身体本能产生的对于老大哥的恨意也需要扭转,变为对于老大哥的热爱。最痛苦的念想,只要不加诸于我,给另外的任何谁都可以,最后的良知也丧失了。好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纯洁的温斯顿诞生了。白璧微瑕不再,这是一个依旧完美的国度,用统一的手法,利用痛苦、恐惧、剥夺,又毫无意外地引诱、杀死了一个反叛的可能,创生了一个新的细胞。
潘多拉的魔盒打开后,放出了所有邪恶,但在盒子底部,还有最后的一个东西叫希望。对此,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在《1984》里,我看到的是现世之镜,让人从没有明天的大洋国中看到未来的种子。
希望仅存于无产阶级,理应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