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山水相连,拥有4060公里边境线,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既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用情用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边疆地区常开长盛,为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用“初心”凝聚团结之力,奏响“团结一心跟党走”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员干部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将其转化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动力。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载体,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传播民族团结声音,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以“真心”办好民生之事,唱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和谐曲。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边疆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加大对边疆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互联互通。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群众收入。要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关心关爱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凭“决心”守护边疆之安,高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正气歌。“治国必治边。”边疆稳固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维护边疆稳固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云南边境线长,边境管控任务艰巨,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要加强边境管控,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边境防控体系,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筑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要加强边境地区社会治理,创新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能,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示范创建活动,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带领各族群众积极参与边疆建设和守边固防,形成共建共享、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