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谕十家牌法
[原文]
本院所行十家牌谕,近来访得各处官吏类多视为虚文,不肯着实奉行查考,据法即当究治,尚恐未悉本院立法之意,故今特述所以,再行申谕:
凡置十家牌,须先将各家门面小牌挨审的实,如人丁若干,必查某丁为某官吏,或生员,或当某差役,习某技艺,作某生理,或过某房出赘,或有某残疾,及户籍田粮等项,俱要逐一查审的实。十家编排既定,照式造册一本留县,以备查考。及遇勾摄及差调等项,按册处分,更无躲闪脱漏。一县之事,如视诸掌。
每十家各令挨报,甲内平日习为偷窃及喇唬教唆等项不良之人,同具不致隐漏重甘结状。官府为置舍旧图新簿,记其姓名,姑勿追论旧恶,令其自今改行迁善。果能改化者,为除其名。境内或有盗窃,即令此辈自相挨缉。若系甲内漏报,仍并治同甲之罪。又每日各家照依牌式,轮流沿门晓谕觉察。如此,即奸伪无所容,而盗贼亦可息矣。
十家之内,但有争讼等事,同甲即时劝解和释,如有不听劝解,恃强凌弱,及诬告他人者,同甲相率禀官,官府当时量加责治省发,不必收监淹滞。凡遇问理词状,但涉诬告者,仍要查究同甲不行劝禀之罪。又每日各家照牌互相劝谕,务令讲信修睦,息讼罢争,日渐开导,如此则小民益知争斗之非,而词讼亦可简矣。
凡十家牌式,其法甚约,其治甚广。有司果能着实举行,不但盗贼可息,词讼可简,因是而修之,补其偏而救其弊,则赋役可均;因是而修之,连其伍而制其什,则外侮可御;因是而修之,警其薄而劝其厚,则风俗可淳;因是而修之,导以德而训以学,则礼乐可兴。凡有司之有高才远识者,亦不必更立法制,其于民情土俗,或有未备,但循此而润色修举之,则一邑之治真可以不劳而致。
今特略述所以立法之意,再行申告。言之所不能尽者,其各为我精思熟究而力行之。毋徒纸上空言搪塞,竟成挂之虚文,则庶乎其可矣!
[背景简介]
1517年,正德十二年丁丑,阳明先生四十六岁。正德十一年九月,升督察院佥都御史,巡抚南(南安)、赣(赣州)、汀(汀州)、漳(漳州)等处。据张廷玉等编《明史·列传第八十三》载:“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谢志山据横水、左溪、桶冈,池仲容据浰头,皆称王,与大庾陈曰能、乐昌高快马、郴州龚福全等攻剽府县。而福建大帽山贼詹师富等又起。”十二年正月到达赣州之后,阳明先生便责令地方实施十家牌法。十家一牌,互相监督、互为担保,一家犯法,其他九家一同受罪。意在保证长治久安。二月,平漳寇。四月,班师。五月,立兵符。六月,疏请疏通盐法。九月,改受提督南、赣、汀等处军务,给棋牌,得便宜行事。抚谕贼巢。十月,平横水、桶冈诸寇。十二月,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