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未来简史》,今天想讨论一个在该书众多闪耀观点中的不那么醒目的一个:如果人的寿命只有150年,40岁已结婚生子,那么想要维系110年的婚姻和感情,这个想法实际吗?
两情相悦是低概率事件吗?
其实在很久之前,我一直天真的以为,爱情就应该是“互相喜欢且倾慕,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我们互相离不开。”大约是在工作之后,年龄到了二十六七岁。才慢慢意识到,这是一种接近愚蠢的天真。并没有很多人拥有这样的感情。
在这之前,倒也听说过那种“年纪大了,顾虑越来越多,心动越来越少。”心里是百般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会有顾虑呢?应该无论何时都充满着希望啊?应该无论受伤多少次,都依然期待着下一次啊?
然而事实情况是,如我的好友南瓜表示:我能够喜欢上一个人都觉得很难,你还期望我遇到两情相悦,你侬我侬?多少恋人都是从你侬我侬的梦 到现在你懂我懂的沉默?
所以,面对可能是低概率事件的两情相悦。应该进行怎样的选择?
有句话,从小听到大:男生要选自己喜欢的,女生要选喜欢自己的。似乎这句话成为了解决难以遇到两情相悦的可能性方案。大多数情况下,女生更倾向于追求一种叫做安全感的东西,今儿且不讨论安全感的来源和去向。女生更需要来自爱人的关怀,来自爱情的温暖。然而没有标准正常三观的男性,似乎很难做到对自己不喜欢的女性做到真是且细致入微的关怀和关爱。
当然,这种看似委曲求全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人类还需要婚姻和生育。这两件事情现在还都是不得不,必须完成的2件事。
婚姻有可能不是人类生命历程中的标配吗?
那么,如果人的寿命增加50年,学习和工作的周期都被延长,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是不是到时候,50岁不结婚生子,依然属于正常可接受的范围?同时,由于各种跟外界沟通和接触的周期大大增长,遇到真爱的几率是否会提高几个指数?此外,是不是在这样一个长周期内,有多段婚姻也会属于正常现象?甚至,因为生命周期的大大增长,婚姻并不一定成为人类的生命历程标配?因为科学技术的极大进步,生育也再是必须事件。人类的繁衍可能不再需要肉体的结合。
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身上出现的各类“情感病症”,似乎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流社会现象。比如“遇到一个人,好像有点喜欢,但认真想想如果要在一起的话又下不了这个决心,好像又没多喜欢。”的“爱无能”;比如“想谈恋爱却从不主动,在每一个环节都强调顺其自然”的“放任自流”......
在这样情况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该如何自处?真的接受“真的有的人一辈子无法寻得真爱”这样的悲惨事实吗?还是调整心态,把现状改变为“蛮喜欢一个人的感觉”。
就像很久之前有次朋友问我,“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我的第一反应是朋友是问我,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是怎样的感觉,正摩拳擦掌想要好好描述一下。结果对方真正想问的确实“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吗”
喜欢一个人__的感觉
喜欢__一个人的感觉
两种习惯性的断句,反应了两种差异性的心态。
也许,就像人种一样,分为不同的肤色。对于爱情,慢慢也会进化出差异性极大的不同人群。一种离不了爱,爱情是生命的重要事件;一种不需要爱,生命中完全可以不需要爱情的出现。
当然,这可能是很多很多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