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晚上的凌晨十二点开始,便是2017年的第一天了。此时此刻,家附近的烟花爆竹声真是此起彼伏,这种热闹的氛围实在是无以名状,很多年轻人和家人聊着家常,打着麻将,守着岁,期待这新年第一天的到来。
据我大姐说,我那个时候睡得正香呢!哈哈,那是必须的,对于睡的深沉、正与周公约会的我来说,如何舍得醒过来呢?
第二天一早,我的闹钟如约响起。可是,人却实在不愿意起床,家里冬天的早上,真正是格外的冷,连大人们都有睡懒觉的冲动,更别说我们年轻一代了。光听着爆竹的此起彼伏声所弹奏的交响乐了。我大姐不禁叹一句:真是吵死人了!我暗想,这过年可不就得热闹一点吗?
初一的早上,老家的习俗是去扫墓。当我们起床的时候,我父亲带着弟弟已经去山上扫墓去了,我想起了往年父亲篮子里提的祭物,那便是:一壶酒,一小碗米饭,还有一块肉,一只鸡腿,一束香,一串爆竹!我想,父亲此时应该在山上祭拜着我爷爷,外公和外婆。
此时的爆竹声,大都是祭奠祖先、扫墓的。我们总是希望通过祭拜祖先,来祈求来年的顺利与平安。父亲早早地出了门,待我们都收拾好时,父亲却仍然没有归来。一年了,山上的草木早已把路径都堵塞了,扫墓就得先把周围的荆棘都劈开,才有道路进去。因此,扫墓也就需要时间了。
看看此时的母亲,正在为家里做着美味的早餐。大年初一的早餐,我家总是吃素的。年年如此,这是我家的风俗。只记得母亲说,大年初一的早上吃素,一年都清清爽爽的。是啊!现在想想母亲炒的卷心菜,菜心,还有她自己做的家乡特产霉豆腐,真是我心中最好吃的美味佳肴呀!
我的家里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像,虽然佛像不大,但却是我家的家神,母亲说我家的菩萨向来都是很准的。以往她都会自己化炉,这几年来由于没有每天去祭拜,才没有化掉。母亲的说法我是赞同的。因为我以前在家过年时见证了母亲所说的话。
美丽的早餐结束后,一年一度的拜年开始了。家家户户的老少都出来串亲戚了,碰了面,我们都会说,新年好,请拜年呀!我们最先去的就是我奶奶家。爷爷离开后,奶奶最大。我们去到小叔家里给奶奶、叔叔和婶婶拜年。出嫁的女儿给压岁钱奶奶,这是老家的规矩,也是我母亲吩咐大姐做的。当然,叔叔婶婶这里也得给。小婶婶常常都是很热情的,记得每年过年她都会自己亲手做碘茶,里面一般放的是黄豆、姜、胡萝卜、椿、茶叶五种碎物,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另外,由于这些都是发物,吃了有利于生发,大概是因为它们有利于提升人体的阳气,吃了对身体好,所以才选取这五种食物作为“吉祥物”,一杯美味的茶下肚,心也变得暖和和舒缓起来了。
走完小婶婶家,我们去了隔壁的大婶家。我堂弟在日本工作,今年又不回家过年了,真的是几年未见到他了。婶婶说堂弟的合同快要到期了,明年就想让他回来了。哈哈,钱是赚不完的,虽说男儿志在四方,然而唯一的儿子若能留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岂不是更妙?
从婶婶家出来,我们去了后山的亲戚家里拜年。他们虽说不是最亲的,但是因为隔的不远,走动得也比较频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其中的一位叔叔家里,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儿。那就是,我那叔叔的儿子年前结婚没多久,家里的墙壁上还红纸黑字地写着结婚流程呢!其中有一句是“向高堂三拜”,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大姐读成了“何高堂”,连读了一本的高材生堂妹也说“三邦”,我彻底醉了!马上说出是“向高堂三拜”,不知道是很久没有看到书法还是作者的书法的确不太好才造成了这样的结局。听罢我说的,她俩早已笑做一团,真是有趣极了!
从后山回来后,我们去姨妈家里拜年了。我的姨妈是一位退休的小学语文老师,姨夫以前是在县里做官的,我记得以前在芦溪县新闻上还看到姨夫在参加代表大会。他们一般都在镇上住,只有过年的这几天才过来这边住。也许觉得乡村会更加热闹吧!
这大部分的亲戚逛完,回到家里已经是十一点多了。家中也会来一些客人。我和大姐没坐一会儿功夫,就得端茶端果子,帮我母亲一把。过年这几天的母亲,是真的很累。按理来说不用上班了应该清闲几天才对,可是这客人时不时的来访,加上家人多,这每日一大桌子的菜,也是需要花心思的,还好有大姐回家帮忙打点。
下午,我们去人家岭拜访了老姑和非嫡亲的舅舅后,拜年算正式结束了。终于可以回家晒会儿太阳了。初一的阳光真的挺灿烂的。坐在美丽的阳光下,和父母话话家常,这才叫真正地享受生活!
过年,最让我怀念的,便是母亲亲手制作的烟花了!因为我母亲是在烟花爆竹厂上班,她做了十几年的爆竹,各种烟花和爆竹都会做,母亲说厂里有老外来看样品,都是挑她做的样品去燃放!母亲虽然已经花甲有余,但是做事却丝毫不输同行晚辈,做事肯吃苦耐劳,技艺精湛,工资也不输给比她小三十岁的女人,我想,母亲身上的这种匠人精神真的是我非常缺乏的,在一个行业深耕十几年,这种坚持早已让她成为精通烟花爆竹的老师傅!母亲每次讲起这些,都觉得很骄傲,我也为有这样不放弃自己的母亲而感到骄傲!
看着母亲制作的美丽烟花,我只想许一个新年愿望,希望2017年,母亲和父亲可以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小病大病折磨,来年顺利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