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翻译过来的中文名字很文艺,初听可能会觉得像是一本流行的治愈网络书籍,其实不然,《Being Mortal》就是一部讲述面对死亡前的抉择,话题沉重而现实。
想起读这本书是因为今年年初,八十岁的奶奶身体突然“江河日下”,有些老年痴呆的症状,从一个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老人到一个糊涂不能自理的病人竟然只需要短短几天的时间,家里开始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压力。奶奶经过治理和调理在春天的时候好转了一些。然而,初夏,姥姥却在病痛中去世了。
姥姥和奶奶的状况不同,她一直有高血压和心血管各种复杂的疾病,前年开始就断断续续的住院,但是头脑一直很清晰。那会儿每次我们见面后分开时她都会流眼泪,不止我,所有的外甥她都如此。我知道那是一种害怕再也见不到的孤独和悲伤。我们五一期间的匆匆一面竟然就是最后一面。
于是我只要有空就尽量回家,每次回家看到奶奶我都能感觉到一些细微的变化。爸爸身体也不是很好,虽然自己是医生,他也在姥姥去世和奶奶生病后开始感叹生命的短暂。我终于意识到在我步入中年的时候,那些爱我的长辈也在一步一步靠近死亡。生命就算不无常,也没有那么多的来日方长。我也突然发现奶奶和姥姥在临近生命的最后岁月里都有点战战兢兢,我想大概所有的人在意识到自己可能快到生命终点前都有些害怕,没有谁能淡定的看透生死,毕竟我们都身处这被爱牵绊的尘世怎能轻易洒脱离开。年轻的时候啊,说是无所畏惧那也是因为有年轻的资本,我们相信时光依旧漫长,未来一切可期。
作者以散文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作为一名医生他遇到的临近终点的病人们的情况,我们能窥探到病人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病人家人的处理方式以及医学到底能帮到什么程度。细节和案例描写让我更加理解奶奶的“奇怪”行为,比如她为什么不听劝,不喜欢我们给她穿尿不湿等等。我讲给妈妈听,希望她能在繁琐的日常中对奶奶多抱着理解的心态。好像从未出象牙的我终于知道一个家庭面对至亲承受病痛濒临死亡的时候,会有多少问题和压力,除了束手无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情况得到最后的控制。我也意识到医疗资源将会是我们这一代人要面临的巨大的挑战,读完我甚至都有点后悔为什么没有和爸爸叔叔一样去学医。
作者说“生的愉悦和死的坦然都是生命圆满的标志”。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面对怎么面对死亡,当那一天来临,我们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彷徨无奈和害怕降到最低,怎样才能尽可能做出让自己少点遗憾的决定,这些看似遥远的问题却需要我们在漫长而短暂的和自我相处中慢慢的体会:你内心最真实的渴求。当那一天还很遥远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力的精彩的活着。于是今年暑假我抽空带爸妈和弟弟完成了第一次旅行,试着多回家看奶奶,试着在生活中少点抱怨,试着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试着走出去期待遇见我的TA......
生而为人,有许多限制,一辈子还很短。努力学好必修课,圆满的毕业就是圆满的人生了。
祝愿姥姥在天堂安好,也祈愿奶奶能少受点病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