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原创文章第45天。一个终生知识使用者、践行者!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南宋陆诗人陆游的一首教子诗。百度百科给的解释如下。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今天想说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后两句。因为时代不同,现在小朋友也很容易火,信息带来的快节奏。
如今获得知识从书本、百度、在线课程等渠道,为什么绝知此事要躬行呢?
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是别人的体会,不是你的,因为随着的发展,现在了解到每个人的认知都是不同的,就是对事情的看法,不同的人不同看法,人云亦云(对还是错呢?其实都是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所得。符合大众主流一般认为是对的)
不管是从书上还是如今从互联网时代获得的知识,因为当你获得后,那是一次输入,觉知此事要躬行,当获得这个知识后你的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是你的。
因为当我们获得一个新的知识后,记住的是只有跟自己已经有的东西形成挂钩,原来大脑没有的基本都忘记了。获得知识后通过自己去行动去实践不断强化这个知识。形成一定的回路。
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懂了,实践后是形成了二次反馈,通过不断强化,更深蒂固到潜意识。比如考证。不管听老师讲的还是从书上看的,我们往往觉得自己听懂了,可是往往去做题的时候就是错的。非常容易形成很大的挫败感。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们是高级动物,人体都是有肌肉、血、骨架等等构成,每个人都有锻炼身体的经历,当你平时不锻炼,突然来了一次高强度训练或者爬山,身体根本受不了。不是酸痛就是需要好几天休息。通过不断训练以后酸痛就会减少直至消亡。
假设你是从书上或者别人讲了这段经历后,你是体会不到身体这种酸痛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身体哪里酸痛。为什么需要好几天休息呢?
只有你自己去通过爬山才能体会到那种酸痛,那种累。才能告诉你是腿酸痛,要是拿很重的东西是胳膊又酸又痛。只有这种实践后才能体会到这种感觉,不然你永远不知道那是种啥感觉。然后调整运动方式,让下一次爬山酸痛减少。
回到学习知识,你学到了一个新知识,输入大脑,是不行的,因为大脑会遗忘,这是规律,只有输出才能体会那种不适合感,到底是种什么感觉,哪里不适合。哪里忘记了,哪里需要强化,哪里是已经记住的。哪里是知识变形后跟别的知识穿插的。只有这种不断演练才能记住。
任何知识都要通过亲自行动才能是你自己的体会。最少的强化三个月,才能达到自动生成。也就是《刻意练习》那本书强调的形成灰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实也就如今被说的输出>输入。并不是需要100%输入后才能进行输出。学了30%甚至10%就可以进行输出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