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人公,姓俞名都字良臣,是個穷苦潦倒的读书人,因為命运殊恶,科考屡试不中,年复一年他不但事与愿违,甚至遭到一連串家破人亡的悲痛历程。同時也讲述了俞先生,断恶修善,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经历。俞先生一生自认为行持修养相当不錯,每每向灶神爷祷告卻依旧贫困潦倒。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來俞先生意恶很重,他所要遭受的惩罚远大于嘉赏。所以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道理:當一个不善的念头生起來的時候,這种罪过已被记下,哪里还要等你去犯呢?所以人們在平時修持时,一定要注意看护自己的念头。
尤惜阴居士曾说,《了凡四训》是奉行《感应篇》与功过格的事实。了凡先生所用的功过格,我们在《德育古鉴》里刊出来了。《德育古鉴》就是一部功过格的感应录,完全是依功过格而编的,不但教我们修行,且加强我们的信心。《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一篇是补充《了凡四训》没有说到的地方。都是于世道人心很有利益的好文章,我们同样把它当做宝典来受持。读过之后,自己更应当深深的反省、检点。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社会,必须认真修学,才能趋吉避凶,转灾祸为吉祥。
看完这部剧,有太多的感触,俞良程从小出生在贫苦人家,给有钱人家当放牛娃,利用放牛的机会趴在窗户底下听夫子讲课,本来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由于员外家的公子经常为难于他,让他心生怨恨,后来父亲过世,夫子收养了他与其妹,还为其父亲料理后事,到了老师家里,与老师的女儿日久生情,本是一桩美好姻缘,却因为他对欲望的贪念,以及对冯家公子的报复心,攀比心,还有那种有了成就就生起的傲慢心,还有对灶神的不恭敬心,导致他全家灾祸连连,生了九个孩子,到最后就剩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常年有病的女儿,唯一的儿子最后都走丢了,他的妻子也因悲伤过度,哭瞎了双眼。
一日,灶神化身人间对他训斥,说他意恶心太重,才会遭受那么多的劫难,俞公当即如醍醐灌顶,于第二日开始诚心忏悔,回忆这一生所犯恶业,由于报复心太强,以至于路遇仇人命悬一线,也置之不理,人虽不为你所害,却也是因你的狠心而至死,这就造就了一大恶业,得了点小成就就有损其他同学,这也就造成了他的口业,虽无淫乱之事,但面对美色投怀送抱时,曾起淫乱之心, 这也是一大意业,以及平时点点滴滴的恶意生起,都是造成他家破人亡的主因。
诚心的忏悔与改过,断恶修善,一心利他,通过三年的彻底蜕变,最后在他五十一岁时参加会试,最后被推举到宰相家里当老师,两年后又中进士,一日被杨公请到家里给他收养的众多义子当老师,当他见到这些孩子时,其中有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在与他眼神碰撞的那一刻,瞬间击中他的灵魂,这就是父子之间的心灵感应,失散了十多年的儿子终于得以团聚,带儿子回到家里,母亲激动得落下了血泪,儿子为其母舔掉血泪,奇迹出现了,母亲瞬间重见光明,多病的女儿也已回归正常,一家人得以大团圆。最后愈公的儿子婚后生了七个孩子,个个学业有成,孝顺无比,愈公自己也一直行善积德,最后晚年无忧,直至88岁寿终。
这部剧情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不能起丝毫的恶念,哪怕你拍死一只蚊子,哪怕你的恶念没有付诸行动,在你心生恶念的那一刻,上天就已记录在案。
俞公的妻子是一位大善之人,面对丈夫所犯下的过错,尽管她眼盲那么多年,任然毫无怨言的支持丈夫,守候丈夫,劝慰他振作,这也是为她将来寻回儿子,恢复视力,积下的善业。
善心善行一定要时时行之,当你心怀善念,力行善事的时候,该来的一切自然会来,愿我们所有人都能好运相伴,多积累福报绵延子孙。
最后感悟:
要让传统文化走进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家庭,要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就懂得尊师重道,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只有这样,才能拯救现在的孩子,现在的家庭,现在的社会,现在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