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关于李安的文章,提到在《饮食男女》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能下锅。
这令我结合今天的经历颇有一些感慨,刚好在图书馆看论文的效率不高,借此写篇文章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上午去复旦听了一场讲座,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参会的三十岁左右的女学者们。她们的学术能力非常优秀(否则也不能够在一个比较高级的国际会议上发言),并且长得都很漂亮,气质出尘,有一种像农夫山泉广告里大自然中流动的清泉一样,内涵丰富、给人一种清新而富有勃勃的生命力的感觉。
她们如何能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在参会的过程中、在回学校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在想自己以后会是什么样,怎样才能像她们一样?
最终,室友给了我答案。
室友比我小了三四岁,在国外念了硕士后,回上海工作了一年,然后继续考博深造。世界绝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公平的。这是我和她接触后最大的感概。
我也曾有过那种什么都需要靠关系、什么都有黑幕的那种愤青想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我真的感受到,在我们这些普通人所接触到的事情中,绝大多数还是公平的。如果你一直抱着有黑幕、不公平的这种态度,那最终就只能在这种愤世嫉俗中庸庸碌碌。
室友考博一击即中,而我却用了三年的时间。这,是公平的。我知道了她的备考过程后,脑海中只浮现出一句话:“这要考不上,简直是天理难容。”
她在初期就开始选学校,选导师,联系导师,并在和导师沟通的过程中,一点点让导师深入地了解自己,最后还列出了如果能考上博士后自己的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大纲。确定导师后,招生目录上要求的参考书全看了,导师出的书和论文也全看了,甚至同一专业其他导师的论文也下载看了,所以考试结果出来后,两门专业课的分数都很高。
相比,我能读博士只能说是走了狗屎运了。研究生最后一年我考博、找工作、出国三条路走了。出国申请了一半放弃了;工作考了个事业单位最后又不想去了;考博报了个北大,觉得有点悬,于是陪衬地又随便报了个学校。
最终的结果充分地验证了一句话:你想什么都要,最后就是什么也得不到。
最后当然是两个学校都没考上。
于是,在七月份的时候找了个高中老师的工作。每天两节课,空闲时间比较多,工作也比较开心,工资也够花,所以就把考博当成了一个打卡。真的是,相比室友,连自己导师的论文都看得很少,更别提其他的资料了。
所以,我要说:人生就像做菜,把所有料准备好再下锅,肯定比少料做出来的好吃。
但同时,我也非常庆幸自己坚持不懈地陪考了这么多年。倘若我真的满足于当一个高中老师,那我肯定和孩子们天天在一起会很开心,生活可以过得非常安逸幸福。但是,读博给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体验,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从而让自己今后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
所以,我还要说:人生就像做菜,第一次不知道做出来是什么味道,但是做得多了,最终肯定会做出自己喜欢的。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考博只要一直考,就绝对能考上,那也太没技术含量了,太异想天开了……
就在今天,小室友又给我上了一课。
连着在学校一个星期看书上课写论文,今天又一大早去听讲座,再加上要来大姨妈,身体心情都有点down。所以,下午在宿舍睡了一个小时后,我就什么也不想干。而室友,一周的生活也是这样,但她今天还出去兼职整整上了一天的课。所以,在她的感召下,我背起了书包来泡馆。
因此,我对今天早些时候思考的问题有了个朦朦胧胧的答案。
那些参会的女学者如何达到了今天这个层次?像我这样稍稍有点压力就像遁走肯定是不行的;而像室友这种,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从而应该做什么,进而应该怎样做,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规划的人来说,不成功,天理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