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视角看人类社会,一个社会经济系统无非是想法、算力和能源。想法是人类独有的冲动,即想做什么,无论是否科学、是否合理,都是只有人类才有的冲动。想法的实施,需要分析、统筹,然后给出解决方案,这就需要算力。最后,执行需要能源,也许是人力、畜力、蒸汽机,都是能源动力系统。
古代社会,例如秦。秦王想统一六国,我们无法得知这个想法从何而来,反着就产生了,就像每个人类每天的想法一样,没有差别。差别是普通人没有算力和能源去执行这个想法。
但是,秦王有。
文臣李斯,武将蒙恬,两个算力,可以为统一六国提供解决方案。
然后是能源。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些平民就是能源。
现代社会,政治家和企业家,产生了想法,并拥有算力和能源。
这时的算力是工程师、专家、经理人等,一群脑力劳动者,非常庞大。
然后,具有了一个庞大的能源系统,电力、蒸汽机等各类机械动力,还有人类的体力,搬运,重复工作等。
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如果人人都拥有算力,那么,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实施,只要能源充裕。
这时,算力是AI。
能源系统是机器人。
人类独有的也许就是想法。
人类进入想法竞争的时代,不同的想法竞争算力和能源。
当然,如果没有想法呢?
那就只能成为算力或能源。
那么,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和能源的成本不断降低时,
作为算力和能源的人类,就会贬值。
正如体力强健的码头工人的工资,再也没有提高了。
这时的人类需要思考,如何减少不平等,留住人类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