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群里无意有人问起这个话题,狩猎考虑了一下,想了一个不一定恰当的类比,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
之前说过,很多学缠论的朋友最容易把周期图和级别搞混乱,这也算缠师挖的一个小坑,最开始缠师以周期
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线这样来命名级别,延续了大家日常软件组织K线的周期级别,目的可能是更让人容易理解接受。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么命名级别会让很多望文生义的人踩个大坑。尤其是现在,能认真系统学习缠论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是道听途说,东拼西凑的知道一点缠论的术语,对级别和周期这对恋生兄弟更不能辨了。
缠师也曾多次想要把这个大坑给填上,108课里多次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比喻来纠正大家级别的认识,缠师拿显微镜倍数来类比级别大小,不同倍数下的精度不同,级别越小,看到的细节越多,精度越高。其实这个类比说周期图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还是容易让人混淆。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级别与周期图之间的关系,我想到一个不一定恰当,但可以很好理解的类比,这里讲一下,看看能不能对大家理解有些帮助。
我们日常看到的K线图就如同一堆散沙,而且散沙中还掺杂着一些塑料颗粒,jin棉花纸屑,总之杂乱得很。周期图就像一个个大小不同的方块模子,不同的周期K线就是把这些杂货砂砾装满不同大小模子做出来的立方体。而不同周期图上的分笔分段就如同用这些立方体在堆积木。我们直观看到的笔段还有笔中枢这些中枢的大小就像我们感知堆叠出来这些体积的大小。而真正走势和中枢的级别则是这堆物体的重量。
那么,试想一下,用物体的体积来估算物体的重量是什么结果。
如果一堆比较纯净的沙子,用体积去估算重量是可行的,只要知道一块沙块儿的重量,可以根据体积来计算出重量。也就是说这些方块儿的密度是均匀分布的是拿体积估算重量的前提。假如一些方块里装的是铅块,还有一些方块里装的却是棉花,它们表面看起来又是一样的,这时候再去拿体积来推算重量,那就跟瞎蒙乱猜一样了。
而我们的K线虽然不会像铅块和棉花密度这样悬殊,但也是杂乱无章的,里面沙石,碎屑,棉花,金沙铅粉也是分布不均的。中枢级别的大小就如同这堆杂货的重量,笔中枢就像用大方块堆出一个立方体,只能从形态上去看这儿堆了一堆东西(这里有一个中枢),想要知道这堆东西的重量,单凭眼看是不靠谱的,如果是老手可以根据经验来通过外形大致看出这堆东西的分布,大致通过体积来估算一个重量来,至于这个估计准不准,谁也不能保证,因为有可能外表堆了一层棉花,里面却是一堆烂石头。除非你有透视眼,不然就是缠师,也没法确定一个笔中枢的级别大小。通过周期组织起来的K线,自然隐藏了其内部的细节,我们看到的只是外表和体积。
如何确切的知道这堆东西的体积,很简单,就是过一下秤;如何知道一个中枢级别的大小,那也没啥好法子,只能按照级别的定义去递归出来其大小。有些人嫌递归麻烦,那就只能按堆儿来算,和赌石一样,看运气和经验。至于这个重量重不重要,另当别论,没有秤照样可以做生意,按堆儿来一样可以赚钱,但是大部分做买卖的还是要过一下秤的。
级别对于缠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级别,缠论就没有了灵魂,买卖点更是无从谈起,不理解级别就只是学了些皮毛,只是一些招式的花架子。关于级别的进一步理解,可以参考下面两篇文章:
缠论内容繁杂,广度和深度都比较高,适合系统学习,不适合道听途说,否则容易走火入魔,尤其是半瓶不满的,学了缠论更容易亏损。内功深厚往往招式简单。学以致用,先学明白了才能灵活运用。
学习缠论,要么就学好学透,要么就别学。道听途说,拼凑概念的往往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新人学习,首先要通读全文,建立对缠论的整体认知;然后分专题逐步求精,把各个难点搞明白,弄清楚;最后,把缠论融入到自己的操作中去,在实践中完善自己。
市场上赚钱不容易,学习理论也没有捷径。缠论更不是市场的全部,没有缠论照样可以赚钱,缠论只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参考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操作。从缠论中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也是我坚持学习总结缠论,学习,总结和分享的动力。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也有很大的不同,只能以缠师文章为主,尽可能的贴近缠师本意去理解。其他的只能做个参考,最终还是要回归原文。
值得高兴的是,有不少缠友留言说从狩猎分享的文章里加深了对缠论的理解。甚至有人留言说要付费跟我学习缠论。开班讲课这个不是我的强项,而且缠论学习是个复杂系统的东西,除了理论学习还要融入实践都需要一个过程,缠论无法速成,交易也无法速成,都需要时间来打磨和检验。
如果谁自己看书搞不定,又真的想要好好系统学习缠论,需要培训指导的话,可以私聊我,系统的来一年应该可以把缠论理论打通,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统,需要时间和精力来完成。
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学习(108课和各个专项难点),实践融合以及公式程序化方面的经验,为期一年,保质保量。 需要的可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