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着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其中一篇是关于关系纠缠,再回答问题、做作业时,我仔细地回忆了一番几年前孩子和我一点不亲近,而和奶奶特别亲近的经历。一晃几年过去了,真的差点儿忘记了这段让我极其痛苦的经历了。因此,再回忆起来,感受颇深!
1 对人性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自认为还是知道感恩的,但是,一旦有冲突,我还是会埋怨别人,虽然其实都是我自己导致的。
2 千万不要做太多,该别人做的就让别人做,否则吃力不讨好。
3 投入时间和精力认真、专心陪伴孩子真的很重要,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确实要多陪伴。有时候,是父母自身需要陪伴孩子,而不是孩子需要父母陪伴。那段时间的那种痛苦一想起来还是后怕。
4 及早采取行动,及时止损。做错了事,就得拿出勇气、决心去面对,然后慢慢地弥补,否则只会恶性循环。
5 每个行动都会有后果,要有点预见性。还是要多锻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多和别人交流,扩大见识!
6 孩子就是要有时间的陪伴,才能培养感情,其余的都没用。不要说什么母子母女血缘关系,只有真心换真心。
7 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建立了感情,才会有影响力,否则你即使作为妈妈,说的话也就是屁,根本没有用。
8人在痛苦时,很容易就会攻击别人。孩子不要我,我心受伤,于是我就会责怪她。人的自我保护、防御机制很强大,即使对象是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而如果父母伤害了孩子,孩子也同样会反击。
9 家人的劝慰、支持很重要。当时的我特别焦虑,难受,哭过几次,但是老公劝慰安抚我,也一直支持我,给我建议,并陪伴我一起行动。而刚开始时,我自己总是对抗,不去行动。现在看来,我怎么那么笨呢?这么简单的方法,怎么就不做呢?真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0 好久好久没有想到这些事了,当初的教训我差点都忘记了。记录下来,然后时不时提醒自己,在教育孩子时要更加认真、专心、耐心,好好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