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儿,因为选择不了最恰当的语言描述的心境。我的记录凌乱无序,因才疏学浅,很难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所思所想。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站在开元学校的大门,给我第一印象就是别致雅静。刚刚站定就看见马校长迎了出来,当时心里还犯嘀咕,来的时候怎么没见到他啊?小声问同伴儿,才知道马校长还兼任此校的校长。此刻再看马校长犹如头戴婚纱的新娘朦朦胧胧,真是盼着一睹其“芳容”。
因天气原因,来到时已经上课了,所以就先在校园里转悠。映入眼内的都是忙碌匆匆的身影,没有一点儿慵懒的痕迹。再看他们的老师,自信而又阳光,自是有一种和谐之美彰显。并不是人家的老师都多么漂亮美丽,而是突显出一种优雅得体之美。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的,职业范儿十足。杨澜说过: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看你那所谓高尚的灵魂。所以,通过他们的老师仪表就足以透视到学校的精神面貌。
走进课堂,教师的智慧与优雅并存,学生皆是自信阳光。第一节是六年级组王军红老师做的四年级主题阅读课---《感悟生命》,旨在提升学生的海量阅读,对知识点进行大胆的整合。以一篇带两篇的教学模式呈现,以情感为明线语用为暗线,相辅相成成就大语文。将课外丛书带进课内,不但从精神上减轻学生负担,更是从实际行动上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这种大胆的尝试换班换年级教学,对教师来说又是一种内需性的成长。第二节是大单元阶梯化教学式的数学整合课。整节课可谓是节奏紧凑至极,课堂容量之大。他们敢尝试敢变化,课堂上学生根本没有走神儿的机会,因为知识环节间是环环相扣的,学生之间是相互合作的,如果一个人注意力稍有偏离,那么合作就无法进行。因为他们的小组合作是真实的发生的,而且合作是有效的有指向的。(这个也是我最为关注的问题。回去以后首先就可以在本组内体进行探讨尝试去做)第三节是一节校本课程---《诗趣满园》,课堂上先读古诗,然后了解作者,再悟诗情最后诵读古诗。沿着这条线走进古诗,穿越古今。读的时候更是读出情调读出韵味儿。同样是以一带二的模式进行整合。细观他们的课堂,老师学生的表现都是自信而又惬意。在这个空间里,每个生命都有价值,每个人都能成为有意义的存在。所谓的缔造“完美教室”,也不过如此吧!
下午在马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又参观了小学低学部。教室外转了一圈儿,每个教室里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专心致志。不用去深入了解其课堂内幕,师生的这种状态足以说明一切。当转至三楼时,正好赶上他们学校大教研活动。人家的教研活动是实实在在的研,真真实实的讨,高年级带动低年级。这些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真实的课堂,经过研讨交流又回归服务于课堂。其实这就是我们平时所做的小课题研讨。
接下来马校长给我们分享他的《竞争与合作》的管理智慧。所有睿智尽显其中,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给我们带来不少思想上的启迪。知方法会走路铺后路,不穿靴不戴帽直击问题所在。将情感管理放置首位,别样的要求:要课堂效果和质量,要孩子的笑脸,要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教师的幸福指数。这不但是学校想要的,更是老师自身的追求,因此执行起来更多的是动力在其中。马校长以一首《苔》结束他的讲座,“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虽有太多的自谦在里面,但用到此处的确恰如其分。
最后,丁校长谈自己的感悟。很是值得我们慎思反思。1.管理的智慧从学习中来,管理的效果从执行中来;2.基本功是练出来的,好课是磨出来的,好学校是干出来的;3.学校有公民办之分,但是教育、课改、教研没有公民办之分;4.怎样将竞争与合作进行融合,怎样才能让老师轻装上阵,让理性的管理占领教育的主阵地。
写着写着,突然间感觉到自己的差距,就如在沙漠里看夕阳美:我只能高喊“真漂亮真美啊”这样的话语来表达我的内心,显得无比的苍白。但是人家却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妙句来描绘一幅美丽的夕阳景观。我就想我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