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写的东东,确实都很难读!”
这样的平常闲聊的一句话,却像一块巨石砸到心底,在我通过努力,终于完成能读懂大段晦涩科研论文、终于能光速从大段文字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进化”之后,我意识到,我终究是丧失了对文字的共情能力,我本人也变得枯燥麻木,不再可爱。
清晰记得大一面对人生的第一篇论文抓耳挠腮的窘迫,当年对“论文大牛”的崇拜不亚于现在对“商业大牛”高谈阔论的艳羡,也不知道以丧失敏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为代价换来的成长,是否值回票价…
产生强烈的冲动,想回到初中甚至更小,去看看当年小小的自己都在想写什么、怎么表达喜怒哀乐,现在的我经常充斥着各种情绪,却经常酝酿了半天后,只憋出来一个悠长的屁————卟
今天开始。我决定,哪怕是个屁我也先写下来,写下来了就是个实在的屁!是个真实存在的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