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人的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父母是什么性格,自己也差不多是什么性格。我爸是外向的,我妈是内向的,我遗传了我妈的性格?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我的性格确实与我妈有关。 在婴儿时期,妈妈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妈妈注目着婴儿,婴儿就从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存在,若注目一直在,婴儿就会感觉自己一直在。有时,妈妈这面镜子总是没有光的,她不能注目婴儿,婴儿会感觉自己不存在。若这面镜子偶尔打开一下,婴儿会在这一片刻形成一定的自我感,但是破碎的。如果是这样,而且打开都是婴儿极力讨好的魔镜,就容易导致一个结果:一个人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
外国大都有信仰,“心”会与神或上帝在意念上的交流获得,而中国人大都通过己身与他身的交流索取。这造成一个现象,我们在不断的与他人交流,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以至于一些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像眼睛长在两侧的低级生物,拥有全视角功能,观察周围所发生的任何事情,生怕有自己遗漏的地方。他们这样做有个要命的地方,困在永恒的当下,没有过去与未来,只有现在。
我工作的地方有个女生就是这样,这让我非常震惊,困在永恒的当下是如此局限自己。她获取存在感的方式是与他人交流,必须找个人,不然像是一个躁动症的人一样。单独的时候通过QQ或微信与他人互动,营造一个我与他人交流的假象。我是怎么发现她活在永恒的当下?我跟她说了一起结工,她竟然忘记了。我们说好辞工那天九点碰面,她昨天忘记又跟我说了一遍,被我提醒后表现得完全不记得以前说过话。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看见,得以有存在感。在婴儿时期被妈妈严重忽视的人,后期好像都是为了弥补当初所欠缺的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