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提升数学配对能力
过程:
这个游戏准备过程太耗时了。准备合适的方形框最费时,我最后好不容易倒腾出纸箱子,准备面团,也揉了好一会儿。各种挖掘道具和诸多筷子。
刚开始的纸箱子,有点小。但是我没考虑到孩子穿着厚衣服,所以,美纹胶格子一下子就破功了。索性再换个大箱子,再也没有箱子。20斤装的大米,倒入将近2/3。没有沙子,就用大米充当吧。
藏好了恐龙化石之后,孩子终于可以稳妥的玩了。
这格子还是有点小。我把外套换成了2件背心穿着。
跟希希回顾了昨天的化石发现,几乎都不记得了。为了快速进入主题,就不当场拿出来继续验证。跟他说,今天继续充当考古生物学家。
认识挖掘工具,勺子,筷子,学习筷,还有蛋糕切刀等。他已经看到了恐龙化石了,就直接切入主题。
(1)使用工具
瞧,今天的考古场地,已经都被收拾出来了,有好多个小格子,去格子里看看都有什么吧。
开始自由挖,用的是筷子。接着用的是塑料勺子,好多米都出来了,化石也有,但是提示不能用手直接抓上来,只能用工具,很快,他就发现用学习筷,后来一直一直用筷子。
继续引导。
你看,还有好用的长勺子,你要不要看看。
用了长勺子,发现还是很好用的。先挖出来,然后再用学习筷子夹起来。
有的时候,用勺子将卡片推到了纸箱壁上。提示是否用别的工具,立马用学习筷。
整体上,使用工具上棒棒哒,能够自由切换,也知道哪种好用,批判性思维在这里也是ok的。
(2)空间架构能力
在纸上画出找到恐龙化石相对应的格子。这点是最难的。
本来也是他的弱点,加上再2维和3维之间切换,更难。
基本上能够3/4的格子,也就是从哪里挖掘出来的。
但是画对应格子就难。
使用上面、中间和下面来指认格子,在从左往右数格子,找准格子。
虽然很清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很难的。前面4个都能很好的配合。后面就越来越难了。
真想让这个格子透明啊!哈哈。透明着对格子,然后再画,降低难度。
(3)拼图
这点是空间思维能力更大的挑战。
看着完整的恐龙拼图,那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看着肢解的恐龙化石,怎么拼上去啊!连续挑战难度,孩子的兴趣已经下降了。
这个时候姐姐来家里玩耍。刚好可以解救一下。
先让孩子将化石对应着整体拼图放上去。这点就容易多了。
然后在白纸上看着整体图像再拼出来,难。不拼。
于是让姐姐拼。姐姐能拼对一半。
看到姐姐拼图,他也要拼。
这个时候是姐姐拼翼龙拼图,他拼恐龙化石,两人轮流。
最后,好不容易,总算完成。
心里吐了一口长气。
(4)立起来的恐龙展
拿出面团,将化石卡片贴上面团,粘贴在筷子上。难度吸收又升级。
这个时候游戏已经持续了2个多小时了。知道孩子的耐力已经是最大限度了。于是,我和姐姐对照拼图,一起完成的更多。希希在旁边帮忙贴2个。
嗯,好歹完成。
总结:
我想说,玩了8个多月的游戏,这个游戏最耗时了,对孩子来说也是最难的。我居然心态这么好,不急躁,温和地度过。
因为我知道对他来说是难的,所以不抱有很大的期待。
但愿以后的游戏,也要不断加强不期待心理,才能更好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