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西游,我们都在修行中。
我想西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吸引我们的也许是那些光怪陆离的妖魔鬼怪,也许是是孙悟空打妖怪时的神通广大,也许是师徒四人性格迥异带来的啼笑皆非,更打动我们的,也许是那些隐藏其中的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取经之路。
今天想谈的是一个古老的电影。
重温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西游之降魔篇不会再成为大话西游那样的经典,影片中有太多败笔,但仍是一个可圈可点的电影。
世间修行路,你是在成魔,还是在降魔?故事里每一个妖魔都有着最初的善良纯真的本性,却因太多的积怨而成魔,而这怨念也并非无缘无故。可以恨吗?当然可以,都是受过苦,受过冤屈,受过欺骗背叛伤害的……水妖含冤,猪妖遭受背叛,悟空在五指山下的日子也残酷难捱。这些恨都是那么有来由。
可是,抱着这些怨念不放又有什么帮助呢?
关于原谅
也许我们心里也闪过这样的念头:爸妈从不关心我的感受;父母的婚姻关系让我对生活没有信心;为什么别人从来不重视我;父母给我太多压力;他从不真正理解我;我对他那么好,他却不愿意对我付出一点点;为什么他总是这样伤我的心;他为什么背叛我;他为什么从来不顾及我的感受;为什么我的孩子总让人失望;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这样,太让人伤心了;为什么我的孩子一点也不挂念我;生活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苦吗,真的很苦,如若你真的经历过。
可苦守这些苦真有何益吗?
没有,放下吗?
放不下。
我们苦守那些伤害,甚至抱负,伤害其他人,只想让伤害自己的人看到他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承认那些伤害,可事情从未如愿。那个你怨恨的父母可能一直觉得自己含辛茹苦,那个你一直怨恨的爱人可能也觉得遍体鳞伤,那个你失望的孩子可能也感觉到无能为力。于是,你总有要不到你想要的那一点点理解与体谅。
如果幸运一点,像影片中的孙悟空那样,看到那个你同样伤害的人愿意以最大的宽仁理解和接纳你。你看到了一种新的面对怨念、痛苦的方式,看到伤害背后的伤害,你可能试着改变。我想这大概也是心理咨询里所说,咨询师的同理心和真诚本身也可以作为行为榜样。
可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也并非都那么幸运都有机会看到这样的一种方式,并相信还真有不以怨报怨的方式。那反过来问问,玄奘为什么能原谅那个把自己心爱的人打得灰飞烟灭的人,而不是把对方也打得灰飞烟灭呢?
因为他看到了爱,也看到了伤害。他看到了自己对段姑娘的爱,也看到了自己因为无法面对真正的情感也曾伤过她的心。只看到了伤害会陷入自责之中,只看到爱,无法原谅别人的伤害。因为看至爱,才看到是恐惧蒙蔽了爱,才看到因恐惧而伤害,才能真正理解眼前这个愤怒的猴子对爱的渴望。
被愤怒和痛苦包裹的人看不见,站在对面的是同样被愤怒和痛苦包裹的人。如若我们等不到别人来理解和体谅,何不先理解和体谅一下自己的感受呢。面对了,反而更容易释然!
影片不够完整之处大概就在这里吧,我仍没有看到降魔的过程中的理解,所有的理解都在师父的讲解中。仅靠一个人的仁慈,何来理解妖魔们的修行呢。我想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都走在这一条取经之路上。
关于真爱
影片里的大爱小爱的修炼还不是很理解,至少我相信,爱,从来不分大和小。如果真是pure love,那一定是美好并具有疗愈性的。舒淇在满月下轻舞的样子很美,都不知道玄奘是如何耐得住不说出爱来的。不过,从一开始就知道最后她一定是会牺牲的。因为几乎星爷的电影都是这样的,总有人牺牲,才换来另一个人大彻大悟,而且一般都是为爱牺牲的女人。不痛失爱就不能感受到真爱吗?我觉得这是个悖论,一旦情节如此,那永远也不会有相爱这回事了。但对立的也是互补的。有时候我也会想,当你愤怒的时也不妨问一问,如果眼前这个人永远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你不会有所失,有所难过吗?如果真会有难过,奈何不现在珍惜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西游,我们都在修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