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幸福之路指南第一版》第四章之冥想
为什么冥想会有效果,《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有一段很精彩的比喻:传统上,我们常常把开发头脑的稳定情绪的能力比喻成处理一杯泥水。如果你不断搅拌这杯水,那么它永远都是浑浊的。但是如果你耐心地等待,那么泥土最终会沉到杯底,留下干净纯洁的水浮在上面。同样地,如果我们试图稳定、控制思维,那么只能把事情搅乱,让一切变得更加浑浊。但是如果我们让大脑专注于某件事情,那么或许可以摆脱上述的思维模式。当我们有意识地放弃控制事物的努力,头脑就会自动地安静下来,留给我们更加冷静而澄明的空间。
当我们有消极情绪,如压力或焦虑时,身体会有不适的反应。一般我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解决它,想让自己好受点,但通常会适得其反。所以,不要去尝试消除身体的不适,而是去感受它,观察它。用关怀之心去关注它,接受它,然后我们身体内的医生就会治疗它,我们就能真正改变自己的感受,这就是冥想的价值所在。
从大脑生理角度来看,正念冥想练习会影响大脑如何处理情感,特别是对于大脑前额皮质,许多科学家认为我们的自我意识实际产生于此。冥想练习增加了前额区域的活动,使得大脑加工积极情绪而控制消极情绪,这一效果甚至在没有冥想时也会持续。
正如在改变章节提及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脑科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们发现大脑具有可塑性,并提到了几个关于大脑可塑性的经典实验。有关冥想的研究表明,有规律的练习确实能重塑大脑,冥想练习可以增强前额皮层的活跃度,而前额皮层被很多科学家看作自我意识产生的地方。冥想也能帮助形成新的大脑回路,作为贯穿大脑中智慧、自控部分的“高速通道”,而不是连接恐惧中心和立即寻求安抚的行为的“低速通道”。通过对长期冥想者的大脑核磁共振成像,发现他们的杏仁核会缩小,而这一区域与焦虑和恐惧有关,同时前额叶皮层增大,活动也变得更加高效,完成一件指定的任务就只需要较少的脑活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冥想也是阻断大脑自动化思维的一个极佳的办法。如果说运动是用一种更激烈的方法来实现,那么冥想就是锻炼大脑的运动,只不过是通过相对平静的方式实现。如何处理内心的焦虑和压力,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冥想。因为你的大脑是在压力和焦虑的惯性下,自动运作,而冥想转移了大脑的注意力,也因此削弱了压力和焦虑对你大脑的控制,让大脑真正得到放松和休息。如果说运动能够锻炼身体,而冥想实际上锻炼了大脑——以一种让大脑有效放松的方式。
然而,这也似乎说明,冥想并不是唯一一种有效的方式。既然冥想的本质上是转移大脑的注意力,那么很多其它的活动同样可以做到。比如现在极为流行的瑜伽,同样是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而实现,当然也有人会认为瑜伽是冥想的一种;又比如中国的传统太极拳,同样讲究身神合一;甚至于摆弄乐器,比如全神贯注地弹钢琴等,都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我甚至于认为,在某些负性情绪和思维强大的时刻,冥想是很难得到执行的,但运动却有更好的效果。正如我在运动的章节所讲,无氧(抗阻)运动需要调动大量的神经,迫使你的大脑集中在做功的肌肉上,从而抑制了大脑的其它区域的活动。因此,当你感觉自己无法在冥想中达到预想中效果的时候,不妨也尝试其它的方法,不要过于神化冥想的效果。
对于我来说,冥想更多用于帮助睡眠。正如在睡眠章节所说,我通常在上床之后,会循环播放《风吹过的街道》这首钢琴曲,用心倾听,而后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即便思维有跑岔,也会在钢琴曲和我的呼吸之间切换,这样我就有效控制了自己的思维并让大脑得到了放松,从而帮助我快速进入睡眠。
关于冥想的具体练习,再一次推荐《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在此,仅让我们尝试一个简单的,5分钟的冥想实验:讲后背在靠背上放松,双脚舒服地放在地板上。感觉舒适,闭上双眼,转移呼吸的焦点,把思想的焦点,转移到呼吸上,向腹部深深吸气,然后呼气,再一次深深呼气,缓慢、平稳、安静地呼气。安静地重复呼吸,如果走神了,回到呼吸上,深深缓慢地吸气,深深缓慢、平稳、安静地呼气。